自2018年起,每年的10月19日上午,上海虹口区的鲁迅公园均举行“鲁迅文化周”的开幕式。此活动用以缅怀鲁迅,传承其精神,现已发展成为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盛事。今年,恰逢鲁迅作品《祝福》问世百年,活动安排充实,特色突出,亮点众多,备受瞩目。
鲁迅文化周的由来与意义
2018年,虹口区携手鲁迅文化基金会共同启动了这一活动。该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唤起广大市民对鲁迅先生的追忆。鲁迅,作为我国文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其精神至今仍焕发着生机。选择在上海虹口举办此活动,恰逢其时,因为虹口保存着众多与鲁迅相关的历史印记。通过此类活动,我们希望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接触并领悟鲁迅的精神。这种文化的传承,对于传播先进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活动吸引了众多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参与,共同感受到了鲁迅文化的深厚内涵。
“鲁迅文化周”每年均按预定计划在10月19日举办,这一活动已逐渐成为上海虹口文化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显著提升了虹口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
开幕式现场活动多样
开幕式当天,现场活动形式丰富,内容多元。鲁迅文创市集、研讨会、大师讲堂等活动悉数亮相,旨在引导参与者探寻鲁迅的生平轨迹。这些活动多角度解读了鲁迅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文创市集,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载体,使公众通过各类产品更贴近鲁迅。在市集之中,参与者得以深入挖掘鲁迅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
鲁迅文化活动的举办对文化传播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市民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鲁迅思想的精髓。活动现场的不同区域各自扮演着独特的文化传播角色,特别是文创产品,主要承担着展示鲁迅创意元素的任务。此外,研讨会等交流形式的活动,则在理论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鲁迅精神的深层内涵。
鲁迅文创市集详情
文创市集同期举办,特别活动旨在纪念《祝福》问世百年。活动汇聚了咸亨食品等30余家企业参与。市集划分为五大区域:文创、美食、书籍、艺术展览及互动打卡。在美食区,供应鲁迅所钟爱的美食,如柿霜糖、茴香豆等,让游客领略鲁迅的生活风味。艺术展览区则呈现了鲁迅美术学院学生的作品,主题为“福”字,创作了百枚印章,巧妙融合了时代元素与鲁迅文化。这种创新互动形式,让游客在参与中传播文化。
市集内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其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鲁迅的形象及其作品。书架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元素产品,如文具等,琳琅满目。在图书区域,鲁迅的著作和相关研究书籍整齐摆放,便于公众深入了解鲁迅作品的研究成果。
鲁迅存书室旧址焕新归来
位于溧阳路的鲁迅存书室旧址经过修缮,已恢复其原貌,并转变为“数字会客厅”。这一转变给市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该场所不仅成为休闲阅读的理想之地,还充当了一个多功能的文化交流空间,定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市民在这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当年的藏书环境,感受他的阅读与创作氛围。
“鲁迅小道”旁的这家藏书馆具有独特意义。此道串联了诸多与鲁迅相关的地点,市民在漫步或参与宣讲、展览时,均可深入了解鲁迅往昔的生活轨迹。
众多活动弘扬鲁迅精神
本次文化周策划了16项丰富活动。其中,“鲁迅精神与上海城市品格”研讨会深入剖析了鲁迅精神在上海城市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及其深远意义。在“纸短情长——鲁迅通信主题”诵演会上,鲁迅的书信内容以艺术化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另外,1927年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联合举办的大师讲堂及新书发布会,亦成为活动的一大焦点。
此外,推荐的鲁迅作品和相关研究文献目录,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鲁迅研究资料的途径。通过植物标本拼贴等多元化活动,从多个角度生动、立体、鲜活地呈现了鲁迅精神,进而增强了公众对鲁迅文化的印象。
对市民的文化影响力
鲁迅的精神逐渐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市民群体。对于理论研究爱好者,研讨会是他们参与的平台。家庭亲子可以在文创市集中进行互动,或者参与植物标本拼贴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众多市民对鲁迅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随着这些活动的开展,虹口地区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