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莞城街道重点关注美丽圩镇建设。西隅社区在其中成果突出。它成了老城区在新旧融合里展现蓬勃活力的典范。该社区把历史资源与现代建设相融合。进而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聚焦“七个一”工程
莞城街道开展美丽圩镇建设。该建设以“七个一”工程为抓手。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西隅社区积极响应。在活化历史资源时。同步推进社区绿化美化。在优化空间布局时。也同步推进社区绿化美化。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社区环境有极大改善。社区变得更加美丽宜居。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打造文旅融合样本
西隅社区以可园等文化地标为依托。统筹东莞记忆首开区等重点项目。统筹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等重点项目。打造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此模式为其他社区提供借鉴。成为“文旅融合典型社区”鲜活样本。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演绎历史文脉
走进西隅社区可园北路,能看到两侧有文化展示墙。这里还有百年古树,二者相互映衬。它们似乎在讲述老城新生的故事。社区系统开展了“三线”治理工作。还进行了街面秩序整治。也开展了绿化提升工作。如今,之前杂乱的“蜘蛛网”线路已被规整入地。新增了停车位,缓解了交通压力。珊洲河也恢复了碧波荡漾的景象。同时,清末街巷肌理被保留了下来。骑楼街得到了改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展示岭南文化
可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它是西隅文旅融合的核心引擎。围绕可园博物馆构建文化片区。整合文学艺术院、岭南画院等机构。为学术交流提供复合空间。为艺术创作提供复合空间。为旅游体验提供复合空间。可园旁边的可湖公园经景观再造。打造出千米滨水长廊。呈现出“亭台映波、移步换景”的园林意境。“园馆联动”模式传承了岭南画派文脉。为市民提供文化场所。
延续水乡韵味
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将珊洲河治理作为突破口。对水质进行净化。开展岸线绿化工作。重塑水乡景观。曾经黑臭的河道实施了生态修复。沿岸补植凤凰木。滨水步道构成了新景观带。骑楼街修缮工程保留了南洋建筑特色。植入了文创店铺等新业态。老街成为青年打卡地。历史建筑正逐步转化为文旅商综合载体。
全域提升环境
西隅社区全面提升辖区人居环境。规范街面秩序,营造宜居环境。依照“美丽庭院”高配标准,建设“花卉超市”。借助社会力量,打造家庭、商户门前绿植景观。推动可园北路美丽庭院示范街区与绿色长廊建设相融互促。居民生活舒适度显著提高。
西隅社区采用“历史文脉传承+文旅产业培育+生态空间再造”模式。该模式为老城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索。你觉得这种发展模式能不能在其他老城区复制推广?快来评论区发表看法。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