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梅河新区(梅河口市)一位年长者险些遭受电信诈骗。幸运的是,银行员工警觉性高,警方迅速响应,成功追回了8万元养老金。此事件促使社会对老年人如何防范诈骗问题产生了高度关注。
银行预警现端倪
4月21日,吉林银行梅河口支行员工发现异常情况。一位老人在两个相邻网点分别提取了3万元和5万元现金。提取过程中,老人对工作人员的询问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用途解释。鉴于对诈骗的持续警惕,员工迅速判断老人可能遭遇诈骗,并立即向梅河新区(梅河口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反诈中心报告了这一情况。
警银联动速响应
反诈中心收到预警信息后,给予高度重视,并迅速启动了应急联动机制。新华派出所的民警迅速行动,前往银行提取关键信息。经过详尽的分析与判断,他们迅速锁定了取款人为居住在铁北街清园小区的陆姓老人。警方全力以赴,加快行动步伐,致力于保障老人的财产安全。
家中惊现险场景
警方到达老人家中,现场情况令人深感悲哀。老人正与一名假冒其子的诈骗分子通话,面露忧虑,额头渗汗,紧握装有八万元现金的布袋,手指因过度用力而显得有些苍白。这位老人已被该诈骗分子欺骗,正按照对方的要求准备进行转账。
耐心劝解说真相
警察立即拿起电话,向老人确认了自己的身份,并告诉他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最初,老人对警察的陈述抱有怀疑,这主要是由于诈骗分子利用了老人对亲人的担忧。警察随后来详细解释了“冒充亲友”这一常见的诈骗伎俩,并结合多个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在警察的不懈努力下,老人的疑虑逐步消除。
成功挽损获感激
老人瞬间醒悟,意识到自己险些上当受骗,对民警的及时帮助表达了深深的感激。警方成功协助老人追回了8万元,确保了老人的养老金安全。这一温馨事件让老人心情平静,也令周边居民为之松了一口气。
全民反诈共守护
诈骗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凸显了警银合作的重要性。银行职员表现出极高的警惕性,警方也迅速作出反应,共同为老年人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同时,这一行动也对全社会提出了警示,强调了防范诈骗对老年人的重要性,并号召大家携手努力,共建一个无诈骗的和谐环境。
老年人往往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群体,您是否注意过有关防范诈骗的实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相关经历。同时,请给予点赞并转发,以此吸引更多人关注老年人如何预防电信诈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