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4月23日,一场以增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和防范网络成瘾为主题的活动在息烽县第二小学成功举办,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活动主办情况
本次“E路护苗 共育花开”网络文明活动,拥有坚实的组织体系。该活动由息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委网信办联合举办,凸显了政府部门对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高度关注。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图书馆负责具体执行,各自发挥专业优势。此外,息烽县第二小学积极参与,为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地与人力资源,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样多方合作的模式,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宣读上网倡议
在活动举办地,学生家长代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朗读了一份《健康文明上网倡议书》,此举具有深远影响。该倡议书强调家校需加强合作,鉴于家庭与学校均为孩子成长的关键环境。随着网络使用的日益广泛,孩子易受网络影响,家长与学校携手引导,有助于孩子更合理地利用网络,防止其过度沉迷。
知识讲解互动
县公安局工作人员担任活动讲师。他们了解到未成年人可能对枯燥知识兴趣不足,因此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网络保护知识。他们把繁杂的网络安全内容简化,便于学生理解。课后,通过趣味问答与学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网络安全意识得到了强化。
诗歌传递愿景
在诗歌朗诵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情绪高涨。他们以悦耳的童音,吟诵了《数字花园中共同成长》这首诗歌。该诗歌传达了健康上网、快乐成长的积极愿景。朗诵不仅彰显了孩子们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映射出他们对文明上网的渴望与追求,为活动注入了丰富的文化气息。
绘本演绎危害
绘本阅读活动中选用的书籍具有高度针对性。《不要再玩手机了》和《被网络欺凌的小巨魔》等作品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朗读,生动地展现了网络沉迷的负面影响以及文明上网的必要性。通过朗读与表演,孩子们对网络行为的对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提升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学生分享感悟
分享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顶点。学生们依据自身经历,各抒己见。部分同学提及目睹同侪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另有同学分享了网络上的风险经历。发言踊跃,现场气氛活跃。此举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表达个人观点的平台,还在互动中促进了彼此学习,共同提升了网络安全意识。
本次活动显著增强了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及安全防范意识,为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