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店员咖啡馆开张
近期,海曙区南门街道万安社区内,一家名为“乐活老闺蜜”的咖啡馆迎来了开业。该店员团队的平均年龄超过七十岁。3月16日下午,正值周年庆典,79岁的卢秀兰和70岁的陈平儿,作为年龄最大的两位店员,她们向记者分享了在咖啡馆工作的愉快经历。
报名初衷与学习挑战
卢秀兰与陈平儿同住一栋楼,她们既是多年的好友,也是社区的热心志愿者。在社区招募咖啡店员时,她们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尽管两人平时很少喝咖啡,但面对短短两天的培训,从零开始学习制作咖啡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起初,面对电子设备和扫码操作,她们感到十分困惑,然而,经过不懈努力,她们现在已能熟练操作,甚至掌握了咖啡机的维护保养。
工作中的惊喜邂逅
陈平儿在担任咖啡店员期间,体验到了诸多意外的喜悦。去年八月,一位男士踏入店内,经过仔细辨认,她惊喜地认出这是自己退休前的工作单位同事。同事风趣地提及,是按照电话号码81890查询地址而来的。陈平儿自豪地表示:“我的咖啡技艺相当出色。”卢秀兰于60年前毕业于宁波效实中学,去年九月,86岁高龄的校友携四位同学前来聚会,她激动地向他们推荐了社区食堂的午餐。
服务默契与细节关怀
卢秀兰与陈平儿在工作配合上表现出高度默契,同时她们不断探索提升服务质量的方法。当顾客点购五杯咖啡时,她们迅速摆放好杯具,并区分出美式与拿铁。对于年长顾客,她们会耐心询问是否需要调整咖啡的浓度、奶泡的多少以及是否添加桂花。顾客享用咖啡后,她们虚心听取并寻求改进意见。
工作成为生活一部分
陈平儿与老友在咖啡馆“打卡”已成为她们生活的一大亮点。她笑称,家人对她这份“兼职”表示全力支持,连孙女都会在每周一提醒她。当有人询问去处时,她总是愉快地回应:“我去咖啡馆值班。”她们会提前半小时抵达,预热咖啡机,若顾客稀少,她们会感到些许失落,期待着生意兴隆的时刻。
公益与服务再获认可
顾客们常意识到支付咖啡费用实际上是在为社区慈善基金贡献,于是自愿通过扫码支付100元或200元。在咖啡馆的周年庆活动中,卢秀兰、陈平儿及其他员工荣获“金手暖阳奖”的荣誉证书。她们凭借热情的服务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为社区带来了温馨与活力。这两位年过七十的老闺蜜的故事是否也触动了你?不妨为这温馨的故事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