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2500米的山区,孩子们的渴望被点燃;一位78岁老人跨越千里,传递着深沉的关爱;一场洋溢着温情与希望的赠书活动,为孩子们开启了阅读的大门,播撒了无尽的梦想。
千里赠书抵达
今年正值第30届“世界读书日”,一份源自2000多公里之外的独特礼物,成功送达了位于海拔2500米的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小学。该礼物由78岁的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陈伟高老人捐赠,共计600余册图书,内容涵盖科普、文学、故事等多个领域。孩子们聚集在装满书籍的箱子旁,纷纷好奇地猜测着箱内的内容。部分人猜测这可能是一款新足球,另一些人则认为是糖果,还有孩子们坚信那将是大量书籍,他们对到来的期待显而易见。
暖心视频通话
班主任迅速联系了“捐书爷爷”陈伟高,通过视频通话。画面中,陈爷爷目睹了孩子们抢着拿起书籍,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温和地提醒道:“孩子们,不要急躁,逐页仔细阅读,你们或许能窥见宁波的港口,感受到海浪的声音,也许能找到通往山外的道路。如果方便的话,读完书后,可以把你们的梦想记录下来,寄给爷爷。””孩子们认真倾听,纷纷点头回应。
老人爱心历程
陈伟高,退休前任职于宁波市镇海区扶贫办,对山区学校情况有着深刻认识。退休后,他投身于爱心捐书活动。至今,他已向四川、贵州等地的209所学校捐赠了超过八万册图书。他犹如一座知识的灯塔,用个人力量为山区儿童带来了知识的曙光。
孩子阅读憧憬
孩子们围坐在操场边缘,开始翻阅书籍。镜头缓缓移动,捕捉着书页上的文字,同时背景中传来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三年级学生吉木里杂将脸颊贴近书本,轻轻嗅了嗅,满怀期待地问道:“我将来能否成为一位女校长?”书本似乎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崭新未来的大门。他们从书中汲取智慧,编织着各自的梦想,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凉山阅读建设
凉山州近年来将全民阅读视为文化建设的基础项目。州内不断推出创新措施,优化运作机制,致力于将阅读氛围普及至每个乡村。截至目前,全州共设有农家书屋2404家,藏书量超过800万册;图书馆18座,藏书量达335万册。各级图书馆的功能分区齐全,2024年接待读者数量达到150万人次。
多元阅读空间
凉山州为迎合民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在景区、大型商场、高铁站点及机场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立了超过100个“公益书屋”及“24小时自助借阅柜”等小型阅读点。此外,该州还根据本地特色,创建了会理四河漫郎休闲空间、普格螺髻山景区、德昌新华书店等融合阅读、休闲、购物功能的综合性文化场所,这些地方已成为民众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
陈伟高老人的爱心捐书之举,对山区儿童的成长能产生何种影响?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点赞及转发本文,以吸引更多目光关注山区儿童的阅读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