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区位显要
勉县,古称沔阳,其地理位置显著。位于秦岭之北,巴山之南,是关中和巴蜀间的重要通道。金牛道由此向北,直至巴蜀成都,而褒斜道则从勉县褒谷口出发,与眉县斜谷口相接,总长约为235公里。这两条道路构成了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秦蜀两地间的商业往来和经济贸易的兴盛。
文化寻保传行动
自2024年始,勉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了名为“文化寻保传”的专项监督行动。该行动中,检察官们与历史学者、考古工作者以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团队共同踏上了探索之旅。他们逐一考察了金牛道和褒斜道沿线的24个文物保护点。队伍的足迹遍布古道的各个角落,旨在为古蜀道文化的保护工作寻找新的路径。
文物现状堪忧
在走访过程中,检察人员揭露了多个问题。在明代罗汉石摩崖的保护区域内,发现有杂物堆积。阳平关遗址的城墙遭受了刻画。一些文物景点缺乏必要的消防设备,周边环境也显得杂乱无章。这些问题均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而古蜀道沿线的文物状况同样令人忧虑。
监督治理举措
经调查确认,勉县检察院举办了听证会,对行政机关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并向相关主管单位提出了检察意见。随后,该院多次与县文旅局等机构就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在专项监督下,古道周边的文物环境得到了改善,增设了界碑和界桩,消防设备也得到配备,文物存在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被消除。
保护站揭牌成立
2025年1月21日,勉县检察院在武侯墓博物馆举办了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工作站的揭牌活动。各方均表示,将通过检察工作站提供的平台,共同努力,增强文物保护的力量,并积极助力文化强县的发展。
长效机制建立
勉县检察院为强化古蜀道生态与文化保护,联合多个部门设立了长期协作机制。该机构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建检校合作平台,并邀请专业人士提供指导。此外,吸纳了20名行政及专家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以及26名“益心为公”志愿者。通过共同努力,古蜀道保护工作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多方协作,致力于维护这一千年文化传承。
2025年3月21日,干警们重返金牛道与褒斜道,寻求历史遗存的踪迹。其中一名干警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古道曾目睹商业的兴盛,记录了生动的历史事件。维护这些古道的完整,是检察官们肩负的责任。我们是否认同,古蜀道的文化财富需要更多人的探索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