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产竟然有这么多好处?!国家林草局:发展森林食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1张

10月1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楼大厅展出了各地林下产品的独特风采。此次展览背后,隐藏着诸多亮点。当天,国家林草局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对该资讯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一信息对林业从业者及关注者而言,无疑是一则值得关注的重要资讯。

森林的多重价值

森林被赞誉为多功能的大宝库。国家林草局强调,森林不仅具备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的功能。我国拥有众多具有食物生产功能的树木,其中森林作为“粮库”的作用尤为显著。它既不与农田争夺土地,也不与农业争夺资源,且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对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应体系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这种多元化的功能为社会整体发展确立了坚实的自然基础。森林不仅依靠其生态环境来获取食物,而且通过情感的回馈,滋养着森林资源

政策的有力支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政策制定方面推出了多项规划和指南,其目的是推动林草产业的增长。《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等文件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文件详细阐述了主要森林食品产品的未来趋势、地域分布和重点领域。借助这些指导文件,各地可以依据自身资源优势,有选择性地发展具有特色的森林食品产业。

此举对于挖掘地方林业的潜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政策指引确保了各地在林业相关产业中的发展有明确依据,防止了无序扩张,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合理规划与高品质产出的实现。

森林食物可观产量

截至目前,我国全国范围内已取得显著成果。经济林种植面积已增至70亿亩,林地经济利用面积超过60亿亩。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0亿吨,人均产量达到140公斤,位列农产品产量第三。在木本油料领域,供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中茶油年产量高达800万吨,同时还有其他多种木本食用油。

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验证。在木本粮食领域,供应稳定,特定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亿亩,产量突破1400万吨。林下养殖与种植的成效亦不容忽视,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选择,而且在提升民众饮食品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丰富民众餐桌

森林产品为民众餐桌带来了极大的丰富。林下生态滋养了众多高品质的绿色食品,涵盖约49亿只林禽,超过5000万头林畜,还有林粮、林菌、林果以及蜂蜜等。

民众享受到了显著的福利。这些食品与现今的健康饮食理念相一致,满足了公众对优质绿色食品不断上升的需求,同时在改善民众饮食结构方面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

地方的特色产业

在云南省,核桃种植和野生食用菌产业与民众日常生活及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核桃种植几乎覆盖了该省的大部分地区,普及率达到了85%,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核桃在当地的重要地位。这些产业与众多家庭的生计紧密相连。

地方森林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柱。各地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培育的特色林下产业,展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产业模式,显著推动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增长。

未来发展规划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制定详尽的产业发展规划。规划重点在于加快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步伐,并将提高森林食物供应能力视为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将采取优质树种,并适当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对低产低效的林地实施改造。

行业得到了清晰的发展方向指引。具体的发展计划包括基地的构建、资金的扶持、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技术的创新等多个方面。在这些领域的多方合作有力地确保了林业和草原相关产业的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关于未来木本粮油在日常生活应用中的广泛程度,公众抱有何种期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若您觉得本文内容有价值,不妨点赞并予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