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升级启动响应

4月19日18时,自治区水利厅根据广西旱情的发展态势及抗旱工作的紧迫性,依照《自治区水利厅旱灾防御预案》,迅速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全区水利系统及相关部门随即展开行动,紧密配合,积极做好抗旱准备,全力投入到防御工作中。

各受旱区域迅速实施紧急供水措施,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尽力减轻旱灾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冲击。

降雨数据堪忧状况

自3月中旬起,全区旱情在数据上呈现极度严重态势。3678个监测站点未记录到有效降雨。在这些站点中,有1017个站点连续25天以上未出现有效降雨。同时,水文部门的监测数据表明,全区江河的天然来水量持续减少。

2024年11月起至今,广西地区平均降水量仅为110毫米,各市县降水量介于60至300毫米不等,与往年同期相比,降水量减少了三至七成,气象干旱现象呈现出持续加剧的趋势。

降雨偏少原因解析

孙倩倩,中国天气气象分析师,指出近期副热带高压系统向北西方向偏移,高空槽区同样偏向西方。这一变动导致华南上空形成了较弱的高压脊区。由于水汽输送受到阻碍,缺乏降水所需的动力,因此华南地区的降水量持续减少,强度减弱。

广西的气候条件相对复杂,加之独特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降雨分布的不规律性,使得降雨情况变得难以预测。

前期干旱发展情况

今年初,广西地区气象干旱现象逐渐显现。在2月至3月期间,得益于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措施,干旱情况有所减轻。但自4月份起,降雨量持续减少,导致部分区域气象干旱状况加剧。

频繁发生的干旱对当地农业产出及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造成了显著影响,导致部分农田灌溉受阻,农作物生长遭遇水资源短缺的难题。

近期降雨预报动态

广西地区天气状况将有所改善,预计4月底前将经历四次降雨及强对流天气。18日晚至19日晚,桂林、柳州部分区域及河池市东部将受到雨水侵袭,主要降雨为中雨,局部地区可能遭遇大雨或暴雨。同时,还将伴随短时雷暴、大风及冰雹等强烈对流现象。

21日晚,桂林、柳州及河池东部地区将迎来中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大雨或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次日,雨势将移动至贺州、梧州等区域。到了23日,雨水将影响桂东地区,但降雨分布不均现象较为明显。

后续应对措施安排

广西气象部门的首席预报员农孟松强调,气象部门将不断强化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及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以减轻旱情影响。

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协作,深入推进抗旱措施的实施,确保群众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广西目前正遭遇旱情,且即将迎来降雨。这些降雨对于减轻旱情的效果如何?敬请读者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同时,也请为本文点赞及转发,以增加对这一状况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