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重逢

65岁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重返上海,为何她如此钟爱这座城市?  第1张

4月17日,65岁的“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在北外滩友邦大剧院的排练中展露了笑容。她的亲切问候迅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自20年前开始,她多次将个人音乐会和作品带到上海。此次重返上海,她不禁感慨万分,对这座城市的活力赞不绝口,每次到访都能明显感受到其变化。

65岁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重返上海,为何她如此钟爱这座城市?  第2张

剧目介绍

65岁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重返上海,为何她如此钟爱这座城市?  第3张

《日落大道》音乐剧由莎拉·布莱曼主演,生动展现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传奇。剧中的诺玛·戴斯蒙,由莎拉扮演,是一位在有声电影时代被遗忘的默片明星。她渴望重返银幕。尽管莎拉在现实中比诺玛幸运,职业生涯未受外界干扰,但她深刻体会到了“荣耀被夺”的痛苦。她将自身经历融入角色塑造,这一做法使得人物形象变得鲜明,并引起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合作缘起

莎拉·布莱曼的演艺生涯因与作曲家韦伯的合作而增色不少。在20世纪80年代,韦伯在挑选《猫》剧演员时,对年仅21岁的布莱曼产生了极大兴趣。韦伯改编的《日落大道》在伦敦首演大获成功,赢得了7项托尼奖。1994年11月,该剧在纽约上演,预售票销售量创下了百老汇历史新高。

时代互文

三十年后,莎拉·布莱曼通过《日落大道》重返音乐剧领域,诺玛角色的回归与剧作中的象征意义相映成趣。她所扮演的诺玛,象征着那个被时代遗忘的辉煌旧时代,而年轻编剧乔·吉利斯创作的新世界,展现了有声电影时代的拼搏精神。莎拉认为,诺玛所面临的困境,现今许多人或许也会遇到。

艺术影响

诺玛在无声电影时期颇受欢迎,然而在有声电影兴起后,她的演艺生涯受到了影响。目前,网络下载对音乐界造成了重大影响。莎拉倾向于现场表演,她觉得这种影响相对较小。1996年,莎拉与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绎的《告别时刻》在全球售出超过1500万份,而且她还被邀请两次在奥运会上演唱主题曲。

艺术常青

65岁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重返上海,为何她如此钟爱这座城市?  第4张

她重返音乐剧界,其目的是展现艺术生涯的恒久与生机。这如同日落大道上的一瞬之光,虽然转瞬即逝,却能在夜幕中熠熠生辉。凭借个人生活感悟对角色的深入剖析,她让观众领略了艺术家在时代交锋中的坚定与独特风采。

莎拉·布莱曼的音乐剧演出备受瞩目,观众们急切期待其能否重现震撼效果。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同时,请别忘了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以此向创作团队表达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