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演聚焦
近期,上元节庆祝活动圆满结束。一部名为《长安十二时辰》的中文原创音乐剧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度亮相。该剧以唐朝长安城为背景,生动展现了那个既繁荣又充满危机的时代景象。此音乐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以元宵夜为主线,讲述了不良帅张小敬与靖安司司丞李泌在十二时辰内全力拯救长安城的故事。
本次本土文学作品改编的舞台剧公开首演,受到了广泛关注。众多原著粉丝和音乐剧爱好者纷纷前来观赏,现场气氛异常火爆。
故事新编
为满足舞台表演需要,《长安十二时辰》音乐剧对原著内容进行了删减,并对角色关系进行了相应调整。此外,剧中新增了“说书人”这一角色,他使用西安方言进行报时,从而直观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
张小敬与李泌等角色在舞台上各怀心思,穿梭于太平盛世与暗流之中。剧情紧凑,人物关系错综,共同描绘出危机四伏的长安画卷,使观众仿佛回到了那段动荡的时代。
舞台呈现
该小说原著篇幅超过四十九万字,音乐剧的表演时间更是长达两百一十分钟以上。在舞台上,长安的望楼以及坊市等场景依次展现,弥漫着浓厚的古代风情。设计团队凭借巧妙的布景和灯光技术,成功还原了唐代长安的繁华景象。
建筑形态和场景持续变化,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沉浸体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都氛围。在上元节前夕,长安的繁华与壮丽景象得以生动再现。
音乐亮点
剧中歌曲深受观众喜爱。《守护》这首歌由张小敬、李泌等演员演绎,其旋律激昂,充分体现了他们守护民众的热情与初衷。其中,张小敬与闻染的合唱部分尤为引人注目,生动描绘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对长安城的深切留恋。
檀棋为救助李泌与张小敬,向“地下世界”的掌舵者葛老寻求帮助。她不惜牺牲生命,演唱的彝族曲目触动人心,其音乐风格丰富多样,相互融合,为听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听觉体验。
多元素融合
《长安十二时辰》以唐朝为历史舞台,其歌舞创作突破了传统古风的束缚。剧中音乐风格多样,涵盖了抒情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并将秦腔、说唱等艺术手法融合其中。在舞蹈方面,它不仅限于中国古典舞,还巧妙地结合了多种现代舞蹈元素。
返场时,演员们通过欢快的群舞,迅速将观众带入充满热闹气息的上元节市场。他们巧妙地结合了古今文化元素,使得整个作品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演员表现
该剧集结了冒海飞、徐昊等多位技艺高超的演员。法国著名音乐剧演员洛朗·班亦加盟其中,为这部原创巨作增添了独特的异域风情。在剧中,洛朗·班扮演了一位远在他乡却统治长安“地下世界”的葛老。为了应对中文音乐剧的初次尝试,他刻苦学习中文,台词和演唱均采用中文,其卓越表现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音乐剧中巧妙地融入了多样的语言趣味,外籍演员运用中文进行演绎,中国演员偶尔引入外语元素。这一做法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唐代长安这一历史悠久的国际都市风貌,还在观众中引发了持续的笑声。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影响力之强以及作品的巨大发展空间。那么,您觉得中国原创音乐剧未来还能在哪些领域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