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洋浦海关在辖区企业核查领域采纳了新策略,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行“云审价”机制。这一做法实现了法人、代理机构与海关的三方异地协同作业。此举为海口海关首次尝试将跨境“互联网+”技术与价格核查、审价业务融合,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并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创新模式诞生背景
海关在传统的稽核查流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必须亲自到现场提交必要的文件。一旦海关对申报的价格产生疑问,便需进行实地查证。这一流程既繁琐又耗时。例如,企业申报价格常常需要多次线下沟通与确认,从而造成大量时间的浪费。针对这一情况,洋浦海关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核查与审价新方式,力图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
“三端协同”实现过程
洋浦海关借助网络平台,实施了“云端评估”机制,实现了企业法人、代理商与海关之间的异地“三方联动”。该海关搭建的网络平台汇聚了各类资源,确保了跨区域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在操作流程中,企业法人、代理商和海关工作人员分别登录平台,依次进行信息提交、审核和确认等环节,有效促进了远程协作的高效性。
效率提升显著成果
新作业模式大幅减少了业务处理所需时间,原需7天的流程现仅需1天即可完成,效率提升超过80%。以海南亿丰能源有限公司为例,过去处理同类业务需耗时一周,如今仅需不到半天。此外,该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时间与资金投入。具体来看,总计节省时间成本超过100小时,同时减少了近万元的差旅及人力等制度性开支,从而显著减轻了企业的运营压力。
线上流程具体优势
与传统作业模式相比,“互联网+”的核查方法融入了线上价格审核,显现出明显优势。此模式可实现对企业提交材料的线上集中审查,通过视频通信与企业负责人共同执行审价流程,并借助“单一窗口”服务平台对审价结果进行确认,同时向企业反馈相关信息。企业能够在家内完成所有业务操作,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了行政审查的速度,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因制度性交易而产生的成本。
海关负责人发言表态
何哲晖处长,作为洋浦海关稽查部门的负责人,着重指出将增强自贸港的示范效应。他计划加快智慧海关的建设步伐。具体措施包括,洋浦海关将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核查方式,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和理念;同时,将不断优化口岸的商业环境,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实际感受,以积累更多一线实践经验,助力海关智慧监管。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此次作业的革新为海关领域注入了新的发展思路。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采用“互联网+”的查验手段有望成为海关作业的核心方式。该模式有望在更多海关机构中得到应用,推动全国海关系统向电子化与智能化转型。此外,这一模式还将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使企业能更专注于经营与创新,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洋浦海关的举措代表了业务领域的深入探索,同时也标志着海关领域变革的初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