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城际再创奇迹!5.8公里复杂地质隧道如何全线贯通?  第1张

近期,深大城际建设项目传来好消息。2025年4月12日,项目2标段的坪聚工作井至聚龙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完成了隧道贯通。这一成就继先前相关区间的贯通后,再次成为项目的一大里程碑,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区段新突破

该区间位于深大城际2标,其起点为坪聚工作井,终点是聚龙站。在2024年11月,坪山站至坪聚工作井的双线隧道已经顺利打通;紧接着,2025年2月,坪聚工作井至聚龙站的左线隧道也宣告完工。目前,右线隧道的贯通使得坪山站至聚龙站的区间成为首个实现全线贯通的盾构区间隧道,这对深大城际的后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该区域全长约5.8公里,其线路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建设不仅为后续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还提升了项目推进的信心,形成了线路建设的关键支撑,并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价值。

复杂施工难

坪山站至聚龙站区间在深大城际2标段的建设过程中遭遇了众多挑战。该区间施工需频繁穿越高风险区域,包括建筑物、地下管线及现有运营线路。周边建筑和设施密集,施工时必须谨慎操作,以保证不会干扰其正常运行。

沿线地层地质条件多变,不同区域的地质特点明显不同,施工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此外,周边环境状况同样严峻,地质难题及邻近设施的影响对施工形成了巨大挑战。

团队巧应对

项目管理团队面对施工过程中的难题,主动探索应对措施。他们与相关单位保持紧密沟通,预先制定计划,不断开展讨论和深入研究,对施工计划进行了多轮优化。针对隧道区段内复杂的地质条件,团队巧妙地采纳了EPB/TBM双模盾构技术。

在施工阶段,通过实施改进掘进参数、实施实时监控与调整等多样化技术手段,提升了盾构掘进安全监管的强度。这些手段确保了工程按照既定计划顺利进行,有效减少了意外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确保了工程进度的平稳。

安全严保障

项目管理团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至关重要性,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在施工环节,他们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并提升其安全操作技能。

通过这些措施,工程顺利达成了“无沉降”精准穿越的目标。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还从实际操作中证实了盾构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有效性,并有力展示了我国盾构施工技术的强大实力。

线路情况明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4站是深大城际(深圳段)的起始点,该线路穿越宝安区、龙华区和龙岗区,最终到达坪山区聚龙站。线路总长度约为69.2公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一旦建成,将显著减少区域内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

沿线共配置了11座地下车站,其中包括T4枢纽站和机场东站等重要站点。这些车站的分布显著提升了居民出行便利性,确保了交通流畅,并有效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建成意义大

深大城际线路的开通,将坪山至深圳机场的行程时间缩短至40分钟以内,大幅降低了旅客的出行时间。这一改进显著提升了深圳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间的快速交通互联互通,有助于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该线路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简化了商业活动及旅游出行的流程。此外,它为各地区资源互补提供了交通支持,并促进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关于深大城际铁路建成后产生的积极影响,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