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独唱引关注
在“上海之春”音乐节的首场“和平向未来”主题音乐会上,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演绎了《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演出厅内座无虚席,廖昌永的嗓音充满感染力,其深沉的表演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听众。该独唱作品在音乐会上格外引人注目,瞬间激发了现场的热情。
廖昌永在独唱环节中,展现了其高超的歌唱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观众们对此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聆听他的演唱仿佛一股强烈的情感在心间涌动,唤起了对祖国的深切思念。此次演出,为“上海之春”艺术节揭开了精彩纷呈的序幕。
歌剧总监显实力
闭幕演出上,廖昌永既担任《茶花女》的艺术总监,又出演亚芒一角。这部经典歌剧对导演与演员设定了高标准。凭借丰富经验和卓越技艺,廖昌永对全剧进行了精心指导。无论是剧情编排还是演员演绎,他都追求完美呈现。
演出前夜,他与团队细致打磨,对灯光、音效等环节均未忽视。在他的指导下,《茶花女》一剧取得了显著成功,赢得了观众和业界的广泛赞誉。作为艺术总监,他的职责让这部剧增色不少。
角色转变忆过往
廖昌永在三十岁时,首次在歌剧《茶花女》中饰演亚芒这一父亲形象,当时其子角色由男高音歌唱家魏松担任。那时,他尚未成为父亲,扮演亚芒仿佛仅是“扮演”父亲。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他真正成为父亲,再次诠释这一角色时,他的感受发生了显著变化。
他对角色内心情感及职责的理解更加深入。他将这一角色比作一位父亲,这一比喻使他的个人体验更加丰富。在较长的故事跨度里,角色的演变让他对《茶花女》这部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
理解角色表心声
亚芒在剧中饰演的角色是导致鸳鸯分离的“不良父亲”,但廖昌永对该角色表示认可。他认为亚芒对子女充满深爱,并希望他们能回归家庭。在现实生活里,父母与子女间难免发生争执,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显现出叛逆,不愿听从年迈父亲的指导,这使亚芒自然感到愤怒。
他指出,亚芒在对待薇奥莱塔时表现出自私与残忍,但看到她的悲剧结局,他同样感到痛苦和自责,内心深处依旧保留着善良。廖昌永对这一角色有着独到的理解,这使他在表演中能更生动地展现亚芒性格的多面性。
指导学生严慈济
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共同参与了《茶花女》的演出。廖昌永在剧中扮演父亲,同时在幕后也承担着类似的角色。演出前,他鼓励学生们把握舞台机会,致力于个人发展,全力以赴,勇于探索。他特别强调,学生们需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
演出结束后,他立即为学生们出色的表演鼓掌,对他们杰出的成就和付出的艰辛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观察到,尽管许多学生仅处于初二或初三阶段,且并非专业演员,但他们的表演依然让他感到无比自豪。他对学生们既严格又充满关怀。
薪火相传盼发展
廖昌永对学生在《茶花女》等大型歌剧项目中的成长和锻炼表示满意。他指出,第三代学生已经崭露头角,而前两代学生均已顺利完成学业。这种在舞台上的传承精神,确保了艺术的持续进步。
他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在该平台展现自己的才华,以推动艺术的发展。上海,作为艺术领域的关键港口和青年梦想的起点,有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艺术新星。
廖昌永在“上海之春”的演出中,对年轻艺术从业者产生了何种激励作用?他的演出,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和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