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代偿困境
崇川法院执行服务窗口,浙江一担保公司的业务员老余表情显得十分无奈。2021年9月,南通一家装公司向温州某置业公司借了2600万元,该担保公司曾提供担保函。然而,家装公司尚有12.73万元的余款未偿还,担保公司代为清偿,但追偿过程异常艰难,老余只能寄希望于运气以收回款项。
担保公司虽已赢得诉讼,然而了解到家装公司涉及超过百件案件且无财产可供保全,老余原本对追回代偿款已不抱希望。该家装公司在多个地区陷入众多债务纠纷,总欠款高达1.35亿元,执行前景不容乐观。
执行困难重重
法官在调查家装公司的注册地和运营场所时,并未找到可供执行的资产。该公司开设了大量的银行账户,包括国有银行、地方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共计反馈了61页、1260条相关信息。这些账户资料如同笼罩的迷雾,对执行工作构成了极大的难题。
李晨法官与康宏伟书记员决定分担调查任务。在接下来的数日里,他们专注地盯着屏幕,频繁操作鼠标,逐一浏览页面,细致地整理各账户的存款及冻结状况。在庞大的数据海洋中,他们努力寻找任何可能的转机。
意外发现线索
第三日查询时,书记员康宏伟眼部因疲劳而肿胀,其目光似乎发现了重大线索。在查阅至第35页第16条内容时,他发现家装公司名下尾号为3796的建行账户内存有10万元。账户状态似乎未显示被冻结,但具体是否已过冻结期限且未在信息中体现,尚无法确定。
这一发现重新激发了他们的信心。不过,账户的具体状况仍需核实。李晨凭借其丰富的经验推测,账户冻结可能因先前案件的结案而解除,因此他强调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重新冻结账户。
果断冻结款项
在向担保公司通报执行进度之际,李晨发现未冻结的存款信息,随即启动了紧急的“快速冻结”程序。当天下班前,冻结操作的结果与排查结果相符,顺利完成了对这笔资金的冻结,为担保公司追偿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
异议期结束后,李晨高效地推进了冻结资金的扣划流程,力求最大程度地为担保公司减少损失。他每项操作都迅速且准确,确保资金能够迅速返还至担保公司。
锦旗表达感谢
款项被迅速转至浙江担保公司。负责处理此案的老余深受触动,他乘坐高速列车抵达崇川法院,亲自向李晨赠送了一面锦旗。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法官辛勤工作的肯定,也高度赞扬了法院的执行成效。
老余深感感激,他的无奈与忧虑转变为对法院的赞许。他未曾料到,法院会如此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追讨赔偿金。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法院对当事人权益的高度重视和有效保护。
法院持续发力
崇川法院计划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增强执行效能。法院将采取更高标准、更强力度、更具体行动,确保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使公众深刻体验到公平与正义。
此次执行任务的成功展现了法院工作的一个侧面,崇川法院将持续改进执行程序,致力于在众多案件中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助力社会法治建设的进步。
崇川法院在处理此类执行案件时的做法,是否适宜在更广范围内推广?我们期待您的观点和讨论,同时欢迎点赞和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