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试验区获批历程

2022年终,国务院核准设立中国(宜宾)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宜宾因此跻身全国第七批此类试验区之列。到了2023年终,《中国(宜宾)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实施规划》正式对外发布,为该区域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指导,同时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

宜宾市政府对国家政策作出了积极响应。自试验区获批后,该市迅速推动了各项任务的实施。成功营造了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良好环境。自试验区批准之日起,至实施方案顺利执行,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宜宾市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上的决心与高效执行力。

推进体系与交易成果

2024年开年,宜宾市构建了一个由多个部门和区县共同参与的跨境电商推进体系。在该体系运作下,相关部门紧密合作,为跨境电商领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依托此体系,宜宾市在2024年的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超过40亿元,确保了该市在全省外贸总额中继续位居第二。

宜宾跨境电商产业的交易额不断攀升,这一成就得益于高效运作的推进体系与众多企业的辛勤努力。其发展势头强劲,对当地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示中心展陈规划

3月20日,宜宾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绍松透露了展示大厅的设计规划。该展示中心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主要用于商品展示,同时设有约500平方米的商务洽谈区。预计将在6月份对外开放,届时将成为宜宾最大的跨境电商产品展示平台,并能够提供线下交易服务。

建设展示中心旨在为顾客带来更为明确的购物体验,同时为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拓展了新的经营领域。此中心不仅展示了海外特色商品,还提升了公众对“宜宾制造”产品的了解程度。

过往展示中心情况

宜宾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40亿元,未来将如何领跑全省?  第1张

宜宾三江新区等地已利用跨境电商企业的力量,搭建了商品集中展示与销售的平台。这些平台在满足区域市场对跨境商品需求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在规模和功能上,仍有进一步扩大和改进的空间。

宜宾综合保税区的展示馆面积更大,设施更加完善。该馆将汇聚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其规模和设施的双重优势,成为宜宾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内外交流的核心枢纽。

缓解贸易不均衡问题

宜宾的跨境电商贸易存在一定挑战,出口货物数量超出进口,导致贸易结构失衡。据宜宾海关透露,出境的货运列车装载较为饱满,但回程的列车未能充分利用。

宜宾综合保税区的跨境电商展示平台成功克服了诸多挑战。该平台依托宜宾港的港口和铁路贸易优势,持续更新海外商品资讯。同时,它集中展示了宜宾本地制造的商品,助力跨境电商交易实现更加均衡和持续的进步。

产教融合培养人才

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获官方认可,此后,多所高校积极寻求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路径。特别地,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于2024年1月启动了跨境电商培训项目的首次招生,吸引了超过200名学生踊跃报名。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与成都外国语学院宜宾校区已合作培养运营与贸易专业人才逾千名。展望未来,宜宾学院和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机构也将投身跨境电商培训领域,突出教学特色,推动产业发展。那么,宜宾跨境电商展示中心的建立,将如何对当地跨境电商行业带来实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