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0糖0脂0添加’吗?揭秘食品标签背后的真相  第1张

食品包装上频繁出现“无糖添加”、“未含反式脂肪酸”、“低脂”等字眼。然而,这些标识是否真正意味着健康?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真实情况。

添加糖与“0添加糖”迷局

食品中的糖分大多是通过人工方式额外加入的。所谓的“无添加糖”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并未额外添加糖分。即便是标榜为“无添加糖”的果干和果酱,其天然糖分含量也相对较高。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若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的糖含量低于0.5克,则可以标注为“无糖”。此规定所指的糖含量涵盖了天然糖分以及人为添加的糖分。然而,商家有时会故意混淆概念,消费者在购买时需保持警惕。

“非油炸”脂肪真相

非油炸食品制造过程中不采用油炸方法,而是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尽管如此,干燥步骤仍需使用油脂,这可能导致其脂肪含量并不一定低。这一现象提示消费者,在选购时,不应仅凭“非油炸”标签就判断其健康程度,也不应仅依据脂肪含量来衡量其营养价值,购买前应仔细查阅营养成分表。

“0胆固醇”噱头本质

某些商品标榜含有“零胆固醇”成分,例如植物油、花生油和椰子水,然而实际上这些食品并不含有胆固醇,因此这种宣传缺乏实际意义。商家利用这种说法来吸引顾客,消费者在看到此类标签时应保持警惕,不应仅凭“零胆固醇”这一标签来判断产品是否更优。

0反式脂肪酸”背后玄机

标注为“0反式脂肪酸”的产品,例如某品牌的手抓饼,其脂肪总量高达15.3%。根据我国相关法规,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须低于每100毫升0.3克或每100克100克,方可使用该标签。目前,市面上合规产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普遍较低。另外,我国民众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普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摄入上限。因此,我们不应过分关注“0反式”这一标志,而应更注重食品中脂肪的整体含量。

“0香精”“0色素”有无必要

茶饮与酸梅汤自带有其特有的香味,香菇与柠檬汁制成的饮品亦无需额外色素。宣称“无香精”“无色素”并非强制要求。部分商家借助消费者对添加剂的顾虑进行宣传,消费者需认识到,在正常使用量下,这些添加剂对健康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0添加”真相与风险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导致“无添加”产品备受青睐。尽管合法认证的添加剂在合规使用量内通常无害,但现代食品工业几乎无法完全避免使用这些添加剂。以“无防腐剂”酱油为例,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依赖酶制剂等,而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则可能面临污染或变质的危险。专家强调,企业在标注“无添加”时必须确保不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在购买“0添加”食品时需保持警惕,不应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