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食品行业商家纷纷推崇“0”概念进行宣传,诸如“0糖”、“0脂”、“0添加”等。这些宣传背后,究竟是否蕴含着真实的健康理念,抑或仅仅是营销手段?这一议题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热门讨论焦点。

0 糖 脂 添加真的健康吗?专家带你揭开食品标签里的那些 的秘密  第1张

“0糖”的真实含义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0糖”有明确界定,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糖分含量不得超过0.5克,这一标准涵盖了所有天然和添加的单糖与二糖。但部分商家却故意混淆视听,将“0糖”替换为“0添加糖”或“0蔗糖”。这种误导行为对消费者构成了误导。例如,某些标称为“0脂肪”的酸乳饮料和藏菌饮料,尽管脂肪含量为零,但其含糖量却较高,能量值也不容忽视。

市场充斥着众多“0糖”广告,容易造成误导。许多自诩为“0糖”的食品实际上含有天然糖分。以果干和果酱为例,虽然它们标榜“0添加糖”,但本身却含有天然糖分,这可能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这些食品是健康无糖的。

“0添加糖”的解析

糖类物质若系人为添加至食品之中,则称之为添加糖。“0添加糖”这一标识看似理想,实则不少消费者未察觉到产品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天然糖分。例如,一些标榜“0添加糖”的果脯等食品便属于此类情况。

“0添加糖”标识可能使消费者放松警惕。消费者在看到食品上标注“0添加糖”时,常误以为该产品不含糖。然而,以水果为原料的果干尽管没有额外添加糖分,其自然含糖量仍可能对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造成血糖水平的波动。

“0脂肪”不等于低能量

依据规定,若脂肪含量不超过0.5克/100毫升或100克,产品可标注“0脂肪”。然而,众多产品并不符合这一健康标准。例如,某款酸乳饮料虽然标明“0脂肪”,但其糖分含量高达14%,能量水平相当高。

非油炸食品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样健康。虽然热风干燥工艺不涉及油炸,但在干燥过程中仍有可能喷洒油脂,这导致其脂肪含量未必低。这种情况使得那些寻求低脂肪食品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

“0反式脂肪酸”背后

反式脂肪酸含量若不超过0.3克/100毫升或100克,产品可标示“0反式脂肪酸”。尽管众多正规产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偏低,而且我国民众对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普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建议限制值。

然而,并非所有标注“0反式脂肪酸”的产品都具备健康属性。例如,某品牌手抓饼虽然标注“0反式脂肪酸”,但其总脂肪含量却高达15.3%,这一比例相当高。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不应仅关注“0反式脂肪酸”这一单一指标,而忽视总脂肪量的影响。

不必要的“0添加”宣传

部分产品,诸如茶饮料与香菇,并不需要特别强调“零添加”的特性。茶饮料自带有天然的香气,无需额外添加香精;香菇则自然呈现其本色,无需借助色素。然而,商家出于营销目的,仍旧突出这些零添加的概念。

多数此类宣传是基于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然而,在当代食品制造业,几乎找不到完全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即便是标榜“0防腐剂”的酱油,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使用其他类似酶制剂的物质,以确保生产安全并抑制微生物生长。

消费者应如何应对

商家所采用的“0”概念营销手段,消费者需增强识别力。购买食品时,不应仅凭那些看似健康的标识。务必查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

各位读者,在选购食品的过程中,你们能否准确识别那些“0”概念背后的真实情况?我们期待您对这篇文章给予点赞和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