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突发

近期,成都地铁一节车厢门故障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20日早晨交通高峰期,7号线车门防夹系统出现异常。由于是出行高峰,车厢内拥挤不堪,这一故障不仅干扰了列车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乘客安全构成威胁,现场情况紧急。

迅速处置

邹浥源,一位“00后”电客车司机,立即依照规定流程处理问题。与此同时,7号线电客车队长安羽帆在接到消息后,迅速前往现场进行故障处理指导。他们两人协同作业,动作迅速而紧凑,仅用50秒便成功关闭并隔离了故障车门,确保了列车恢复正常行驶。

规范操作

00后地铁司机50秒极限操作,拯救早高峰!你见过这么快的故障处理吗?  第1张

在处理过程中,邹浥源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施“手指口呼”。他核实车门编号无误,并对门槽和门框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确保无任何异物阻碍。完成相关步骤后,他立刻返回司机室,确认安全情况,并依据车站发出的“好了”信号关闭动车。与此同时,安羽帆和站务员韩柏村在完成后续任务后,返回各自岗位。

网上走红

邹浥源未曾料到,他们处理故障的经过被网友记录,并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工作人员的快速应对和专业操作,令网友纷纷感叹安全感十足。此事件亦激发了公众对地铁工作人员日常职责的广泛关注。

手指口呼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对地铁工作人员的“指一下”动作感到好奇。据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这一动作是地铁工作人员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手指口呼”的一部分。该机制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确认,有助于工作人员保持高度专注,从而降低因疏忽引发的安全风险。

多岗位应用

00后地铁司机50秒极限操作,拯救早高峰!你见过这么快的故障处理吗?  第2张

列车司机非独,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亦采用手指口呼方式,以维护作业标准。调度员借助此法核实列车进路;值班人员亦通过手指口呼检查场段进路排列无误;站务人员以此确认引导乘客的相应门牌编号。手指口呼机制为地铁运营各阶段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工作人员仅用50秒便恢复了列车运行,通过“手指口呼”等规范操作确保了安全,这样的高效专业作业是否能在你乘坐地铁时增添一份安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