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劳动纠纷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法院近期妥善解决了劳动纠纷案,此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案件涉及劳动者工资及赔偿金被拖欠,企业又无足额资产可供执行,这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随着虚拟财产的流行,其是否可作为债务偿还手段,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案情背景清晰呈现

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周某在株洲一家商贸公司担任服装贸易岗位。离职后,该公司未能依照合同约定支付其三个月的薪酬。基于此,周某向株洲市荷塘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要求公司支付所欠工资及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总额超过4万元。尽管裁决结果已经生效,该公司至今仍未履行支付义务。

执行初现困境僵局

周某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请求。法院执行法官采取了常规查控措施,但未能发现公司具备执行能力的资产。公司领导李某表示,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无力偿还债务。这一情况导致案件进展遭遇障碍,周某的权益暂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发现虚拟财产价值

执行法官经过不懈努力,通过实地调查揭露了该企业依赖网络直播销售商品以维持其运营。该企业还运营着一个粉丝量超过数十万的“抖音”直播平台账号。评估结果显示,该账号具有一定的资产价值。面对传统执行手段的障碍,虚拟资产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

协商达成抵偿协议

公司无财产可执行?直播账号竟成抵债神器,法院如何巧妙化解劳动争议  第1张

核实结果显示,公司确实缺乏可用于执行的资产。基于这一情况,执行法官安排了双方的谈判,并提议以直播账号作为债务偿还的替代方案。鉴于周某持续从事服装贸易并对直播市场前景保持积极看法,他最终接受了这一提议。在法官的监督下,双方顺利完成了直播账号所有权的完整转移。

意义拓展执行思路

数据被视为宝贵资源,网络技术的进步促使众多新型衍生品出现,如游戏装备和直播账号。这些虚拟资产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同。在本案中,将直播账号用作抵押,此做法颇具创新,打破了传统有形资产的处置模式,为虚拟资产的执行开辟了新途径,并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胜诉方的合法权益。

关于未来案件执行中虚拟财产处理的普遍性问题,各方意见分歧较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文章点赞并推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