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宁波宁海县宁海里天河村举行了978本林权不动产权证书的颁发仪式。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宁海县林权确权登记工作实现了阶段性突破,同时也显示出全市在解决林权管理历史难题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下是关于此次重大成果的深入分析。
试点成果显著
宁海市天河村在全市集体林权确权登记全类型覆盖的试点中表现突出。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透露,该试点对天河村249户林权权籍进行了调查,确认林地1292宗,调查覆盖面积总计11823.94亩。宁海县农林申请比例达到83%,已成功将959宗、共计3636.92亩土地的证书发放至农户手中,同时,19宗、合计1356.53亩土地的证书也发放给了村集体,这一举措标志着宁海县林权发证工作迈入新阶段。
三级联动机制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试点推进过程中,构建了“市局专项指导、县级主体负责、镇村共同落实”的三级协同机制。市级层面实现了工作的有序进行与全面协调,制度设计与执行环节均由专业人员负责指导;县级主体负责,主动推进各项任务,确保了工作的高效实施;乡镇与村级层面紧密合作,确保了政策与措施的有效实施,工作得以切实深入基层,赢得了村民的普遍拥护。
创新流程标准
该试点案例最显著的特点是成功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操作流程。这一流程包括调查、确权、发证等关键步骤,为解决林权登记的历史性难题提供了宁波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调查环节,采用科学手段和专业技术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在确权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在发证阶段,简化了手续,提升了工作效率,从而使整个流程更加规范和透明。
精准落户调查
在落户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将整体推进模式与里天河村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策略。此模式依据小地名界定了山界,并进一步细化至每户,显著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相较于以往的调查方法,它更易于应对复杂的地形和历史遗留问题。这种创新方法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确保了每块林地的权属界定清晰,从而减少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争端。
保障准确公正
为保障林权登记的精确与公允,采纳了三维图像界定的创新技术。该技术通过三维图像清晰呈现林地地形和界址等关键信息,显著提升了界址划定的便捷性和精确度。此外,由“三老调节团”与“八步定界法”共同协作,解决历史遗留的林权争议。“三老”凭借其深厚的经验和崇高的声望参与调解,而“八步定界法”则提供了一套规范的操作步骤,确保纠纷的解决既合乎情理又符合法律。
树立管理标杆
里天河村试点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模糊、面积数据不准确、权属不明确等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为全市林权管理设定了新的标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计划利用这一成果,进一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强化林权保护和管理工作,以推动林业的持续发展。此举旨在将“沉睡的青山”转化为“充满活力的资产”,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强支持。
林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对此,您认为在哪些领域还需深化优化,以助力林业进步和生态维护?欢迎在评论区提出宝贵意见。同时,请勿忘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