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6个全国“爱耳日”的当天,一场独特的护耳健康科普活动吸引了大量关注。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医院专家组成团队,深入校园,向师生传授爱耳知识,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背景
3月3日,我国迎来了第26个“爱耳日”。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与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专家团队合作,共同走进汉台区的宗营九年制学校。目前,青少年群体耳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诸如频繁掏耳、长时间戴耳机等不良习惯广泛存在。在此背景下,举办此类活动,对于提升师生科学护耳意识,显得尤为迫切。
开场科普知识讲解
活动启动后,耳科专家利用生动的动画向学生展示了耳朵的内部构造及其运作机制。讲解过程中,专家详细解释,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耳朵的工作原理。随后,专家对“爱耳日”的起源进行了科学讲解,学生们全程认真倾听,对该主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不良习惯剖析
专家强调,青少年中广泛存在的不良行为,诸如不慎掏耳,可能导致耳道受损或耳膜破裂;此外,长时间使用耳机会使耳朵持续受到声音刺激,从而可能对听力造成伤害。通过临床案例的深入分析,专家详细阐述了这些不良行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并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耳部检查开展
活动区域特别设置了耳部健康检查区域,医护人员对学生进行了有组织的耳道健康状况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对每位学生的耳道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观察,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对于检查出耵聍堵塞或听力敏感度异常的学生,医务人员进行了详细记录。
个性化护耳指导
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为学生逐一提供了专门的耳朵护理建议。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在得到指导后,深有感触地表示,之前总认为掏耳朵无足轻重,如今却认识到这有可能损害耳膜,今后将改正自己随意掏耳的不良习惯。其他学生亦深受触动,均表示今后将更加关注耳朵的健康状况。
后续活动展望
此次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引人入胜的教育手段,对耳朵的神秘之处及保护耳朵的必要性有了深入理解。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负责人指出,他们计划持续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强化与学校及医疗机构的合作,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性质活动,旨在让城乡学校的学生都能从中获益,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保障。
青少年是否养成了不恰当的听力使用习惯?我们应如何增强他们对听力保护的认识?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请为本文点赞及转发,以吸引更多人对青少年听力健康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