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人口逆势增长!二孩、三孩补贴政策竟带来如此惊人效果  第1张

常住人口增长显著

攀枝花市政府官方网站近期发布了最新统计信息,指出至2024年底,该市居民总数上升至122.3万人,同比上年增长了0.5万人。这一增长量在全省范围内排名第三,并且已连续四年保持增长态势。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攀枝花市的蓬勃发展和强大吸引力。人口的增加为城市的进步贡献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攀枝花市在人口增长的大背景下,正迎来消费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契机。

攀枝花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至71.46%,较去年增加0.6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第二的位置。这一增长数据反映出攀枝花在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吸引了更多人口向城市迁移,进而加速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出生人口曾负增长

2018年至2020年,攀枝花市每年新生儿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12.26%。这一连续的减少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构成了挑战,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同时,这一现象也表明当地居民生育意愿不高,家庭在生育选择上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地方政府迅速意识到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亟需制定相关政策以确保人口规模与结构的适宜性,进而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为此,政府已启动了多项促进生育的政策,旨在通过政策激励提高民众的生育意愿,以期改善这一不利状况。

率先推出育儿补贴

2021年7月,攀枝花市创新实施新政策,向二孩、三孩家庭中的每个子女每月提供500元的经济补贴,这一支持将持续至子女年满三岁。该政策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为家庭生育提供了切实的经济援助,有效减轻了育儿的经济压力,并激发了居民的生育意愿。自政策实施以来,其显著成效已显现,众多家庭从中获益。

2024年12月,《攀枝花日报》公布,自该政策实施以来,三年累计发放补助金3200万元。其中,约4000户育儿家庭及2900名孕产妇获得资助。特别是农村户籍的育儿补贴领取者占比高达77.8%,孕产妇占比为73.7%。这些数据表明,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效果显著,有效缩小了城乡在生育支持方面的差距。

多元生育支持政策

攀枝花市已实施育儿补贴政策,并逐步增设了多项生育支持政策。这些措施涵盖向0至3岁儿童在普惠托育机构入托时提供补贴券,旨在减轻家庭在托育成本上的负担。此外,该市还提高了多子女家庭在房贷方面的优惠条件,并增加了女职工生育津贴的发放时长。该政策旨在为家庭提供更全面的经济援助与保护,旨在协助家庭在生育、日常生计与职业生活之间实现更佳的平衡。

攀枝花市实施了生育服务领域的医保报销和财政补贴政策,旨在保障孕产妇享有固定额度的产前检查和免费分娩服务。全市已设立122家托育机构,提供超过4600个托位。同时,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91.6%,学前三年入园率高达99.5%,从而有效保障了儿童托育和教育资源,满足了家庭的生育需求。

政府解读政策探索

2024年12月,四川省新闻办在发布会上公布,攀枝花市副市长许军峰透露,该市在生育政策方面开展了三项关键探索。首先,通过补贴等手段激发民众生育意愿;其次,加强扶持政策,保障家庭生育得到全面支持;最后,改善生育服务,消除家庭在生育过程中的疑虑。

许军峰指出,相关研究取得了正面成果。政策推行推动了人口结构的改善,减轻了人口减少的趋势,为城市的持续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攀枝花市正致力于通过持续优化政策和服务体系,旨在提升生育水平,优化人口构成,确保城市未来发展的稳定支撑。

出生人口降幅收窄

自2021年起,攀枝花市实施的政策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在2021至2023年间,新生儿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降幅逐年减小,平均降幅为0.8%。这一数据反映出,政策的引导作用正在逐步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有所增强,家庭在生育决策上受到了积极政策的影响。

2023年,攀枝花市新生儿人数达到8296名,较上年增长8.74%,显示出人口出生率的稳步上升。这一进步得益于政府生育政策的主动推动和高效执行,也为该市人口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