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引领变革
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天子湖南园区展示了污水零直排的智能化监管系统。操作简便,企业排放数据一目了然。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合区分局水科负责人史佳云指出,该系统通过对比进排水量,能有效识别企业是否存在违规排放行为。目前,系统已连接35家相关企业,显著促进了环境监管的智能化升级。
该系统成效显著,安吉祖名豆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懿对此感受颇深。过去,一家企业的排水问题常会影响到其他企业,而现在,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借助数智监管预警模型,系统建立了全面的流程跟踪机制,有效提升了联防联控的能力。
“一企一管”精准溯源
德清经济开发区新市园区率先实行“一企一管”制度,确保污水排放可追溯。近期,该管理平台升级至5.0版本,显著降低了误测误报率,同时管控精度和灵敏度提高了20%。湖州德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陈琪瑛表示,此前污水超标问题难以追踪源头,这影响了下游的处理效果。
针对这一挑战,德清县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实施“一企一管”政策。该政策要求污水需专用管道输送,并借助检测设备进行不定期监测。只有达到标准,污水方可流入集水池,进而送往污水处理厂。若检测结果显示超标,系统将自动停止泵的运行,迫使企业加强预处理措施。
聚焦综合处置能力
南浔和孚化工园区正执行“一企一管”政策,并开启了全市首个工业污水处理项目。项目负责人沈忻透露,此项目旨在增强园区工业污水的处理效能。众多企业对园区的废水处理设施表示认可,认为这有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这也凸显了该项目的显著吸引力和重大价值。
多级防控筑牢屏障
长兴城南工业园建立了针对突发水污染的多级防控体系。该体系包括在企业、园区雨水管网及入河口设置智能安全闸站,以实现逐级拦截。一旦发生水污染突发事件,闸站能够快速响应,有效拦截污染物,从而保障周边水环境的安全,确保园区生态的稳定。
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湖州市工业园区在治理水污染方面,采纳了多项创新策略,有效推动了产业水平的提升。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先进的治理方法,企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提高,并增加了环保投资,优化了生产工艺。在此过程中,部分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完成了转型升级,迈向绿色发展,进而促进了园区产业结构向更优方向转变。
持续拓展治理深度
湖州将依据工业园区行业特性及当前状况,加速推进废水管道系统建设及河流排污源头追踪分析等任务。这些行动旨在持续深化和扩大星级园区建设,进而推动全市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您如何看待湖州工业园区所采取的水污染整治措施?其中,哪项措施对其他区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