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即将拉开帷幕。该赛事的场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设施不仅是赛事的举办场所,同时也是衡量办赛水平的关键因素。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这些场馆是否能够满足赛事的各项需求,并且与相关理念相契合。

场馆改造理念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遵循“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赛事宗旨。基于此理念,五个冰上项目场馆均采用现有设施进行升级。此举既最大化地利用了现有资源,降低了新建场馆的资源消耗,又减少了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等环境负担。这一理念在所有场馆的改造中得到了贯彻。在全球推崇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种赛事组织模式为未来大型赛事提供了典范。

亚冬会2月7日哈尔滨开幕!场馆基建如何准备?  第1张

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改造

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始建于1995年,该中心由露天场地逐步演变为室内速滑馆。为迎合亚冬会,场馆实施了多项改造工程。其中,屋顶和外墙体得到了更新。原2000平方米的天窗缩减至400平方米,并增设了保温材料的顶棚。同时,制冷能力和热能回收系统得到增强。这些改造不仅提高了场馆的节能性能,还确保了速滑馆内温度等条件更适合比赛及运动员训练。此举亦表明,在老旧场馆的改造过程中,现代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有效升级。

场馆的这些调整体现了对亚冬会的重视,旨在通过细节优化,增强场馆的综合性能。此举旨在确保运动员在场馆内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并提升观众观赛感受。

哈尔滨冰球馆升级

哈尔滨冰球馆自1993年建设,成为第三届亚冬会的主要场馆之一。场馆在多个功能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制冷、除湿、照明、采暖和网络等系统均进行了改造升级。此次全面升级旨在更好地适应现代赛事的多样化需求。在现代体育赛事中,不仅运动员的竞技环境需优化,场馆的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亦至关重要。例如,这有助于裁判更快传输判决数据,同时也能满足观众的网络使用需求。

这一调整展现了古老体育场馆的新生,使其在当代体育盛事中持续产生显著影响。

环保措施

刘庆辉,亚冬会执委会环保专班负责人,指出在场馆改造中,为降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尽量采用铆钉或拼接结构,而非胶黏剂,以此保障空气质量。此外,场馆内的高能耗设备也进行了技术升级。比如,制冰系统已由乙二醇制冷剂更换为R134a,此举既环保又提升了效率。这些措施确保了赛事的环保和绿色特性。

亚冬会2月7日哈尔滨开幕!场馆基建如何准备?  第2张

当前体育赛事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显著,所采取的环保措施充分展现了这一点。这些措施包括运用创新技术和手段,旨在削减能源消耗并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此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相契合。

电力供应

亚冬会期间,比赛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将实现全部使用绿色电力。国网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已启动了170项电网强化工程以支持亚冬会。同时,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各场馆均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细致检查线路安全,并优化了电力分配流程。这些措施标志着我们告别了依赖燃煤、燃气等传统能源供电的历史,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办赛理念的落实。

这种电力供应方式的变革代表了一次勇敢的探索与革新。它有助于促进地区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同时为当前亚冬会的低碳运营提供了稳固的能源支持。

测试赛功效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哈尔滨成功举办了14项体育赛事。这些赛事对场馆的运营管理和各岗位的实际操作进行了全面测试。测试结果令人满意。这表明,在亚冬会正式开幕前,筹备工作已较为周全。

测试赛有助于揭示潜在问题,并确保其得到及时处理和调整,这为亚冬会12天的赛事提供了坚实基础。在亚冬会期间,各场馆将持续提供保障,确保观众能够享受到一场绿色、共享且精彩的盛会。

您是否看好哈尔滨亚冬会作为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全新标杆?期待您的观点、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