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中,过年的序幕拉开,那时对迎接新春有着清晰的象征——父母会领我购置新装,自此全家人便正式步入过年的节奏。在那个时期,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父母的收入不高。与现今人们四季皆可更换衣物的情况不同,当时全国普遍流行在过年时购置新衣,上海也不例外。

当时上海盛行狼牌旅游鞋,小朋友普遍穿着飞跃、步云等帆布鞋。狼牌旅游鞋采用真皮材质,在孩子们中成为时尚单品,每双售价四十元,即便父母月工资总和也难以购买多双。

那年春节期间,南京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我因渴望购买狼牌旅游鞋,在店铺前情绪激动,哭闹不止。起初,父母并未理会,但在周围路人投来的异样和责备目光中,他们最终选择让步,为我购买了一双白色、引人注目的鞋子。

年夜饭美食筹备:穿上新装如同迎接新春序幕,而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则是节日氛围的第一个高潮。在上海,蛋饺和爆鱼是不可或缺的年饭佳肴。在制作过程中,若出现“次品”,众人便会欢声笑语,这更增添了节日的浓厚氛围。

弄堂中炸鱼的香气弥漫:昔日老上海的弄堂居民,家家户户鲜少闭门。炸鱼的香味仿佛具有传染性,一家开始炸鱼,紧接着周围几家也纷纷效仿。随着鱼块投入油锅的“噼啪”声和香气在弄堂中弥漫,多家同时炸鱼,香味相互交织,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零点时刻,观众们等待电视台播出的《济公》。这一传统节目,在上海过年期间尤为特别。根据江南的传说,济公法力无边,乐于助人,深受小朋友喜爱。即便熬夜至深夜,观众们仍能被主题曲“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所振奋,精神焕发。

烟花盛宴:对于孩童而言,燃放烟花与爆竹是最能体现节日氛围的活动。绚烂多彩的烟花在夜幕中绽放,清脆的爆竹声接连不断,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无尽的喜悦与惊喜。

时光流转,中年将至,对春节的期待变得朴素,仅盼亲友安康无恙,“发财”等宏伟愿望已不再被看重。回首往昔,童年时过年的种种情景,仍让人怀念不已。

在孩提时代,过年时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活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回忆。同时,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