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1万余元,检察机关如何迅速帮张某拿回血汗钱?  第1张

劳动者对欠薪问题持续保持高度关注,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近期展开积极行动,助力张某成功追讨长期被拖欠的薪资。这一事件背后,究竟遭遇了哪些曲折与挑战?

欠薪困境引期待

张某在外地就业时,常因工资拖欠而情绪低落。2022年,他与宁波一家装饰设计公司发生了劳动合同争议。海曙区法院审理后,裁决该公司需向张某支付超过一万元的工资。尽管如此,判决生效后,装饰公司未履行支付职责。到了2023年3月,张某不得不申请强制执行,这一行动使得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遭受了残酷的现实打击。

和解未果再停滞

2023年8月,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装饰公司先行支付了2000元作为首笔款项。张某期待着后续款项能够按时到账,但遗憾的是,他的期待并未成真。此后,装饰公司并未支付剩余的报酬。尽管法院对法定代表人进行了15天的司法拘留,但执行款项依然未能到位。张某不得不开始了漫长的催款过程,这也使得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申请监督求援手

经过一年的不懈追讨未果,2024年11月6日,张某向海曙区检察院提出了执行监督的申请。在生活重压之下,每一笔收入都与他的基本生活需求息息相关。怀着最后一线希望,他希望检察机关能协助他捍卫正义,尽快走出困境。

调查走访明实情

收到申请后,检察官立即对案件执行过程进行了细致核查。核查结果显示,法院的执行行为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张某,一名从事木工的农民工,生活颇为艰难,这笔超过8000元的工资对他而言至关重要,犹如维系生命的纽带。此外,检察官们还深入行政主管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全面掌握了涉案企业的运营状况,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扎实基础。

释法说理促履行

检察官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与法院的法官们紧密协作,向装饰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法律阐释和劝诫。他们详细阐述了不执行已生效判决可能遭遇的法律制裁,并运用理性和情感的双重手段,敦促该公司尽快完成未支付的款项。在检察院和法院的共同努力下,装饰公司深刻体会到了法律尊严和个体责任的重要性。

欠薪付清暖人心

办案人员不断催促下,装饰公司最近已全部发放了张某应得的工资,总额为8089元。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张某紧握负责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检察机关迅速帮我追回工资,让我得以安心回家过年!”随后,他提出了取消检察监督的申请。海曙区检察院承诺将进行专项监督,以加快处理类似案件。

请问您是否曾遇到工资延迟支付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同时,请为本文点赞并广泛传播,以吸引更多人对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