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强调实战演练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文物古建筑灭火救援。为此,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遵照总队指令,于雍和宫举办了一场实战性强的教学演练。此次演练旨在深化岗位练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演练组织情况
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对本次演练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勤指挥部、属地防火监督处和基层队站均派出了6辆消防车,共有36名消防员参与其中。他们严格遵守总队指令,全力以赴参与演练,体现了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敬业态度,为演练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紧迫的时间,承载着重大的使命。春节临近,此次演练旨在对节前灭火救援准备工作进行实战检验。全体指战员提前进行了周密规划,细致筹备,面对时间与任务的挑战,他们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迎接这场实战的考验,力求有效应对任何可能的火灾事故。
演练科设置
此次演练针对文物古建筑节庆活动场所火灾风险特征精心设计课程。微型消防站在初期应对火灾环节中扮演关键角色,它考验了单位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自防自救机制并实施有效措施的能力,旨在火灾初期阶段将其遏制,以降低损失。
该训练方案涵盖了初战灭火、多种途径进行人员疏散救援以及机器人灭火等多个实战项目。这些项目均针对性强,有效应对了文物古建筑火灾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火场供水需求量大等挑战,全面提升了队伍在复杂环境中的作战能力。
实战难题攻坚
文物古建筑遭遇火灾时面临特定挑战,其火势扩散迅速尤为棘手。在演练过程中,各级队伍运用科学指挥,合理分配资源,实施有效的灭火策略,力求在火势快速扩散之前将其遏制,阻止火势进一步扩大。
人员疏散的挑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古建筑结构复杂,通道狭窄,这导致疏散时易发生混乱。本次演练重点对快速、有序疏散人员的方法进行了培训。各小组间紧密协作,各尽其责,保障了被困人员的安全撤离。
能力检验成果
此次演习全方位评估了各层级队伍的实战水平。在微型消防站初期应对阶段,该单位的自救互救力量表现出了高效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初期处理能力,成功快速识别火情并实施应对措施。
基层消防队员在初期灭火和救援行动中表现卓越,他们运用专业技术和设备,精准评估火势,高效执行任务,显著提升了团队协作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现场指挥点评
演练落幕,现场指挥员作出详尽评价。首要指出需不断加强“四站联战”体制,着重提高中控室、微型消防站及巡防队伍的灭火救援实战技能,确保各力量协同作战,有效增强灭火救援的整体效能。
需持续加强防消联勤工作,严格执行八项任务标准。全面强化从情况掌握至隐患排查、能力增强等环节,确保队伍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做好全面准备,以应对各种火灾事件。
演练重要意义
此次演练具有深远影响,它不仅增强了单位与队伍的紧急应对能力,还为春节期间文物古建筑的安全防护构筑了稳固的保障。春节期间,由于人流量大,文物古建筑遭遇火灾的风险显著上升。本次演练有助于更有效地保护古建筑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确保区域内消防安全状况的持续稳定。
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将针对春节期间活动场所的特定情况,不断进行专项宣传和调研活动。此举旨在全面优化灭火救援的准备工作。同时,该支队将以更加充沛的活力和审慎的态度,全力保障辖区内的安全稳定。
本次演练成效如何?您对此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