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运临近,公众对气象条件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尤其是气温变化剧烈,同时伴有间歇性的雨雪天气,这些情况与旅客的出行计划、能源供应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密切相关。
春运期影响因子分析
我省冬季气候明显受到西伯利亚冷高压和南支槽的影响。12月上旬,西伯利亚高压相对较弱,我省处于东亚暖脊的控制之下,使得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高出1.5℃。但到了中旬,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冷空气侵袭了6次,导致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低0.2℃。与此同时,南支槽活动减弱,水汽严重不足,降水量仅为平均值的2.4毫米,比往年同期减少了九成。通过综合分析国际动力模型和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的影响,春运期间的此类天气现象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2025年春运,即1月14日至2月22日,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影响减弱,南支槽活动不活跃。在此期间,冷空气和水汽的影响相对较少。但进入1月下旬至2月上旬,冷空气和水汽的影响将呈现阶段性增强趋势。
春运期气候预测
西伯利亚高压与南支槽活动减弱,我省春运期间降水量明显偏少,气温普遍偏高。具体分析,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减少约一至三成,鄂西北地区预计14至30毫米,鄂东南地区约为60至85毫米,其他地区大致在30至60毫米。平均气温较往年同期上升了0.3至0.9℃,鄂西北地区气温介于4.3至5℃之间,其他地区在5至7℃之间,北部极端最低气温约为-8至-6℃,南部约为-5至-4℃。根据2025年春运期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测图和气温距平预测图,这一气候特征已清晰显现。春运期间气温波动明显,1月下旬中期至2月初可能出现雨雪天气,但发生类似2024年2月的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概率极低。预计后期还将有两次冷空气活动,分别发生在2月上旬末和中旬末。
阶段雨雪天气影响
自一月下旬至二月初,连绵的雨雪天气产生了显著效应。这一时段正值节前返乡高峰期和春节假期。交通方面,雨雪导致路面湿滑,高速公路车辆不得不减速行驶,并可能遭遇临时交通管制;山区道路甚至可能面临暂时封闭。此外,因寒冷天气,居民取暖用电需求大幅上升,电力线路可能因雨雪过重或结冰而受损,影响供电,故需提前进行线路检查和抢修准备。

旅客在出行过程中可能面临极大不便,不论选择火车、汽车或飞机,都有可能遭遇航班延误或取消等情况。旅客需持续留意天气状况及交通信息,以便对行程做出适时调整。
雾霾天气影响时段

1月中旬,全省大气环境相对保持稳定,然而,这种状况却为雾霾的生成创造了条件。春节期间,烟花和爆竹的大量燃放,使得雾霾出现的概率进一步上升。雾霾天气会减少能见度,这导致在航道、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上的交通事故风险显著增加,甚至可能引发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关闭和海上船只的航行暂停。同时,雾霾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增多,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尤其是对老年人和儿童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防护工作尤为重要。
气象干旱的衍生影响
自秋季至冬季,干旱情况持续加剧,随着春季的来临,干旱状况并未明显好转。春节期间,用水需求急剧上升,但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位普遍较低。各地需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维护正常生活秩序。此外,因气温偏高和降水量减少,森林火灾风险显著增加,故需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严禁在森林周边区域燃放烟火,并提高巡查力度。
应对措施与民众准备
面对当前的恶劣气候,相关部门需立即启动应对措施。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制定应对道路结冰及雾霾的应急计划,并确保储备充足的融雪物资,同时迅速发布交通信息。电力及燃气部门必须对相关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春节期间居民能够享受到温暖。对于计划出行的旅客,需做好行程调整的预案,并携带必要的保暖衣物和应急食品。至于居家民众,在雾霾天气中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气候状况对您春节期间返乡的影响?我们期待您对这篇文章给予正面评价并分享,此外,我们也非常期待您在评论区提出您的看法,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