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22时40分,风笛声响起,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迎水桥机务段,派出HXD3D0035“雷锋号”机车。该机车牵引着K815次列车,从银川火车站出发。这是机车首次驶向青藏高原。这一行动,无疑是近期铁路运输领域的一大亮点。
机车与机车组概况
“雷锋号”机车非同寻常。该机车是全国铁路第五台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其机组人员备受赞誉,2023年荣获中宣部授予的全国“最美职工”先进集体称号,同时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评选的“工人先锋号”得主。这8位成员技艺高超,他们“精准操控、毫厘不爽”的技艺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技术实力。
自1989年5月成立以来,机车经历了多阶段的发展。其牵引旅客列车类型、运送旅客数量、运行速度以及行驶里程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起初,运输旅客人数不足五百,运行时速低于一百公里。如今,运输能力已扩展至千余人,运行速度达到一百六十公里,正朝着更高等级的运输目标稳步前进。
牵引线路
K815次列车由“雷锋号”机车牵引,其运行路径颇具特色。列车沿包兰铁路前行,随后转入兰青铁路,横跨宁夏、甘肃、青海三个省份。途中停靠十个客运站点,包括中卫、兰州、海石湾等关键交通节点。该线路单程运行时间长达11小时26分钟,沿途情况复杂多变。
包兰铁路沿线地形对机车操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坡道设置复杂,坡度多变,存在大量锅底形和鱼背形坡道,且坡道间相互交织。此外,曲线半径较小,使得多种地形组合对机车平稳操控技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任务目标
赵虎雄,迎水桥机务段段长,对“雷锋号”机车的牵引任务抱有高度期望。他强调,该线路对机车的操控稳定性构成重大考验。任务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雷锋号”机车的技术特长。
机车组需依托此路线的牵引力,探索并提炼出一套高效的操控技术。这套技术旨在使列车运行达到动车组的水平,进而增强普速列车的平稳性。此举将显著改善旅客的出行感受。
平稳运行的意义
旅客对列车行驶的平稳性有着较高的期待,尤其在跨越长途且地形复杂的线路时,这一要求尤为明显。“雷锋号”机车采用动车组驾驶技术,成功提升了K815次列车的运行平稳度。
旅客在列车上能够享受到更为舒适的旅行体验。例如,他们无需担忧列车在复杂地形中行驶时的颠簸,得以安静休息或愉快观赏窗外的风景。这亦是铁路部门持续提高服务品质的显著标志。
助力区域交通
“雷锋号”机车所拉的K815次列车,为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区的交通带来了正面影响。该列车横跨三省,停靠多个客运站点,是连接沿线站点人员往来的关键交通线路。
便捷的交通设施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具有积极作用,如便于游客轻松游览甘肃的历史遗迹、青海的湖泊风光等热门景点。同时,它也有利于区域间的商业交流,加速商品与人员的流通速度。
未来展望
“雷锋号”机车在青藏高原牵引K815次列车,标志着新的起点。该模式有望扩展至更多线路和机车组。未来,可能将有更多机车组提升操作技能,以提供类似的高品质服务。
铁路部门可能扩大对提升服务质量技术的应用范围,涵盖更多列车类型。此举将使广大旅客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并推动铁路运输系统持续向更高标准迈进。
您认为“雷锋号”机车提供的牵引服务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并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