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正积极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程,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规划和推动,还得到了基层民众的热烈响应。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亮点众多。
年度任务提前超额完成
2024年1月3日,消息传来,增城区积极响应省、市指导,利用当前冬季至春季期间,针对相关建设项目启动了清淤作业。这项工作并非易事,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水体。至2024年底,增城区已超出年度既定清淤目标。这一成就凸显了其执行的高效性与高质量。这一成效充分反映了该地区在环境整治方面的坚定决心,从宏观规划到细致实施,均表现出色。
这一成果并非偶然发生。增城区主动将河道疏浚工作纳入多项战略规划,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该区将清淤任务列为区委、区政府的核心工作,并纳入河长制考核体系。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进镇街层面的清淤工作,从区级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到具体人员的责任落实,每个环节都得到了细致安排。
多种水体分类清淤
增城的清淤作业极为精细,根据不同类型的水域制定了相应的清理计划。农村的水塘、住宅周边的小型水体、农田的灌溉排水沟渠以及河流和河道都实施了针对性的清理。各类水体各有其独特性质和作用,例如,农田的灌溉排水沟渠对农业生产中的灌溉和排水至关重要,而部分农村水塘和微型水体与村民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对水体进行细致分类并实施清淤作业,彰显了科学治理的原则。各水体根据其具体状况,接受个性化的淤泥处理和清淤工程。此做法有效避免了因统一操作可能引发的资源浪费或清淤不彻底等问题。同时,有利于针对水源地、行洪通道等特定水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清淤和保护措施。
高位谋划强化推动
增城区对清淤工程进行了高层次的规划,这成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区政府会议特别审议并批准了《广州市增城区水塘河道清淤疏浚工作方案》。该方案作为指导,促使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调和联动工作。在此过程中,政府主要领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领导和监督职能。他们亲自安排并推动了相关工作的部署和动员,同时加强了督导和调研工作。
领导亲自领导的清淤活动在多个层面展现成效。如在遇到清淤难题或出现状况的区域,领导能迅速介入并作出调整。持续的监督检查确保了清淤人员及相关人员始终保持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此外,还能及时调整人员和资源分配,确保清淤工作顺利进行。
淤泥科学处置利用
淤泥处理在清淤作业中占据关键地位,增城地区持续致力于探索和实践低碳、环保、高效的处理理念。该地区通过多种途径对淤泥进行处理,包括现场安全堆存和集中疏浚物填埋等。同时,增城积极推动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并不断推进淤泥处理技术的创新,相关行动持续进行中。
从实际角度分析,若淤泥处理不当,将导致环境污染,包括土地资源占用和土壤、水体的污染,并增加后续清理与处理的费用。增城区在淤泥处理方面表现良好,不仅有效解决了清淤后的遗留问题,还从淤泥中提取了可利用资源,开展了循环经济的探索。
基层群众积极参与
增城地区的清淤行动中,基层民众的参与不可或缺。尽管相关报道未提供基层群众参与的具体数据,但根据多方面信息分析,村中水塘周边的居民可能协助小型设备的搬运。此外,靠近农田灌溉沟渠的居民可能对清淤工作提出建议并进行监督。
群众的力量不容小觑。众多基层群众的积极参与,是清淤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以乡镇小河涌的清淤为例,当地居民清楚淤泥的分布和历史上的水患情况,他们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清淤工作的精准和高效。
后续清淤规划清晰
增城区不仅止步于现有成就,对于接下来的河道疏浚任务亦制定了详尽的计划。预计到2025年5月底,将全面完成54项疏浚工程。这包括疏浚13个水塘、9条农田灌溉排水沟渠,总长度约10.68公里,以及32条河道,总长度约66.575公里。整个疏浚工程预计清除的淤泥量约为14.47万立方米。
增江规划长远,目标在2025年底完成2.4公里的河道疏浚,预计清淤量将达到24.25万立方米。此持续清淤计划将不断优化增城水域环境,进而提高区域生态水平。
请问您对广州增城区近期实施的河道清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效果有何评价?期待您的意见、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