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见“好”》栏目对山东地区的善行进行了报道,并特别推出了“厚道山东人——道德榜样在行动”专题。专题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备受敬仰的人物。梁建英在高铁技术领域默默耕耘了29年,为山东人民赢得了荣誉。这个故事亮点纷呈,值得进一步探究。

高铁技术的开拓

自1995年起,梁建英踏入铁路列车设计领域。彼时,这位23岁的大学新鲜人满怀热忱,全情投入。到了2006年,她荣任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项目的首席设计师。在此期间,她独立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快速列车,为高速列车技术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梁建英及其团队历经重重挑战,将列车速度从20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成功攻克了核心技术难题。

29年如一日,她如何推动中国高铁技术飞跃?揭秘梁建英的传奇人生  第1张

2007年12月,我国成功研发出最高运行速度介于300至350公里的动车组。这一成就显著增强了国内高铁的运行效率。此外,它还显著缩短了我国与全球高铁技术领先国家在速度上的差距。这一进展最终助力我国高铁行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技术高峰的攀登

2010年,梁建英所带领的团队成功推出了CRH380A和谐号动车组。该型号在京沪高铁的试验段中达到了486.1公里的最高运行速度,这一成就打破了世界纪录。此创新推动了中国高铁技术迈向世界领先水平。到了2016年,梁建英再次领导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上以3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使我国成为全球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铁的国际影响力。

2021年,她所率领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其最高运行速度可达600公里每小时。该系统目前已顺利过渡到生产环节。这一创新性成就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同时也在高铁与航空速度竞赛中实现了显著进步,成功填补了相关速度领域的空白。

研发中的艰辛历程

在研发“复兴号”高速列车的过程中,梁建英遭遇了诸多难以预料的挑战。她所带领的团队不懈努力,连续多日辛勤工作。在气温低于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冰雪条件下,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气温超过四十度的高温车厢内,他们依然辛勤地劳作。每日凌晨便开始列车维护,白天进行超过十小时的伴随测试,夜晚则持续数据分析至深夜,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六小时。

该车型从生产阶段至最终定型历时一年半。经过2300余项线路测试的完成,该车正式投入使用。在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领域,研究团队自主开展了为期五年的深入研究。在此期间,他们共执行了1680余次仿真模拟实验,进行了4250余次地面测试,以及500余次线路测试。

国家项目中的担当

梁建英在青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岗位工作了29年,肩负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职责。在此期间,她主导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在内的8个关键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国家高铁科技发展的全局规划中,她扮演了核心角色,为国家高铁事业的全面进步作出了显著贡献。

在众多重点项目中,她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她主动汇聚团队资源,精准调配各方力量,并始终如一地致力于实现目标。

荣誉的囊中之物

梁建英荣膺多项殊荣。她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特别荣誉。此外,她还连续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山东省道德模范等多项个人荣誉。这些荣誉充分展示了社会对她个人成就的高度评价。

她的成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无论是国家级的科技奖项,还是针对女性的特别荣誉,亦或是道德楷模的称赞,都充分体现了她的杰出表现。

入选道德模范候选人

梁建英近期入选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她在高铁技术领域扮演着核心角色,同时,她也备受尊敬,被视为道德楷模。她以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以及面对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值得广泛学习的道德典范。

她的案例显示出专业成就与道德典范能够相互促进,并且这一事迹鼓舞了众多同业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踊跃付出。

梁建英在高铁技术领域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他在道德层面又展现了哪些典范行为?我们期待您的专业评价。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