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开源路建设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中铁十局承建的转体桥首个主墩下承台历经连续36小时的高强度作业,已成功完成浇筑。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工程全面施工阶段的正式开启,为转体桥浇筑及道路建设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该重大进展不仅体现了济南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坚定不移的发展决心和雄厚实力,也为城市交通网络的优化升级增添了新的活力。

工程背景与重要性

济南市开源路转体桥横卧胶济铁路之上,位于奥体中路东侧,其北端衔接铁厂北路,南端延伸至中林路,全长399米,是一座由双塔承托的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结构。该桥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达50公里,是城市南北交通要道的枢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济南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开源路转体桥的建成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源路建设新进展!36 小时鏖战,转体桥首个主墩下承台顺利浇筑  第1张

施工难度与技术创新

本次工程中转体桥的14号主墩首个承台已浇筑至5.75米高度,使用钢筋量达575吨,混凝土用量为4196.81立方米,属于规模较大的混凝土浇筑项目。由于此类施工易受水化热影响而产生裂缝,为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引入了先进的温控技术。通过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水管,实时监测其内部温度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波动便立即启动冷却循环,有效调节混凝土温度,保障浇筑过程顺利进行。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为类似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项目管理与安全保障

为保障施工流程的连贯性,项目团队进行了多轮模拟演练,并举行了技术交流与协调会议,对施工可能面临的安全隐患、质量风险及技术挑战制定了详尽的预防措施。项目管理团队凭借其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为工程的高效推进构筑了稳固的保障线。同时,对施工场地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显著增强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为工程的稳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源路建设新进展!36 小时鏖战,转体桥首个主墩下承台顺利浇筑  第2张

社会影响与经济效益

打造开放式旋转桥梁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使命,亦为济南市城市进步的核心纽带。此桥梁的完工将极大地改善周边交通状况,提升公众出行便捷度,并助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同时,该工程在实施阶段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兴旺,充分体现了其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未来展望与挑战

首个主墩承台浇筑顺利完成后,开源路转体桥建设迈向了新的阶段。工程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转体桥浇筑及桥梁安装等环节。项目团队将坚守拼搏精神,迎难而上,力保工程如期达到预定标准。此举亦将为济南市的城市建设树立新的标杆,充分展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卓越成就。

市民期待与政府支持

公众对开源路转体桥的建设事宜表现出浓厚兴趣和强烈期待,普遍希望项目实施后能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从而提升日常生活水平。济南市当局对这一项目给予了坚实的支持,提供了必需的政策和资金保障,确保了工程进展的顺畅。政府支持与公众期望相互配合,共同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

开源路建设新进展!36 小时鏖战,转体桥首个主墩下承台顺利浇筑  第3张

结语与互动

在济南市城市发展历程中,开源路转体桥的施工建设成为了一个里程碑,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态势。工程进度飞速提升,我们对该桥的竣工充满期待,它将为济南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您如何看待这座桥的建成对济南发展的促进作用?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并为本篇文章点赞及转发,携手见证这一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