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韩国国土交通部公布的消息犹如石子投入湖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韩方表示,务安机场跑道尽头的航向台混凝土结构符合既定标准。然而,这一声明与近期发生的重大民航事故有所关联,其中存在诸多矛盾点,激起了公众对事故真相的好奇心。
务安机场概况
1999年,务安机场动工建设,并于2007年正式开放。初期预计,该机场年接待旅客量将高达992万人次。但去年,实际旅客量仅为24.6万人次,与预期数据相差甚远。客流量稀少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当地居民在跑道上晾晒辣椒,机场因此得名“晒辣椒机场”。这一低使用率反映出机场运营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尽管周边已有其他机场,该机场仍以议员韩和甲的名字命名为“韩和甲机场”。
跑道安全区规定
国际民航组织设定的最小安全区长度标准为90米,而建议的最佳长度是240米。我国某机场跑道端的安全区长度已达到199米,满足国际规定。同时,该机场的航向台设施设置在安全区及升降带(60米)之外,具体位置在跑道外侧250余米。值得关注的是,韩国的泗川和庆州等机场的安全区长度均未达到240米的推荐标准。
事故发生细节
12月29日发生的事故令人痛心。飞机偏离预定跑道方向降落,不幸与跑道上的2米高混凝土航向台相撞,导致严重后果。当时,01跑道正处于扩建阶段,航向台设施已被临时撤除,这一变动与事故发生存在直接联系。
航向台设置审查
韩国国土部航空铁路事故调查小组的11名成员以及美国联合调查团队的8位专家于31日早晨到达务安事故现场展开调查。他们的任务是核实航向台的设置与运作是否达标。国土部航空政策室的主管指出,事故调查委员会将深入探究混凝土结构是否加剧了损害。目前,调查组正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审查。
与他国对比情况
报道显示,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多国均实施了类似航向台,其设计特点为易碎模式。韩国法规要求,跑道安全区内的设施或设备需采用易碎材质。但可务安机场的天线结构位于安全区外,故不受此规定约束,这一区别在对比中尤为突出。
韩国专业人员分析
尹锡骏教授,曾任职于韩国世宗大学机械航空宇宙系,其分析表明,航向台混凝土结构并非导致事故的直接因素。若跑道得以延长,飞机速度本可降低。从这一角度出发,航向台可能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这一观点为事故调查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各位读者,就韩国务安机场近期事故中航向台设施的状况以及相关分析,您有何见解?我们热切期待您能提出宝贵意见,踊跃加入讨论。此外,我们同样欢迎您给予点赞,并将文章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