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备受关注。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制造业当前的运行状况,而且对未来趋势提供了重要预兆。
制造业PMI整体情况
12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略有下降0.2个百分点,但已连续三个月稳定在50%以上。这一数据反映出我国制造业持续扩张。作为宏观经济的风向标,制造业PMI对监测、预测及预警国家经济活动至关重要。指数超过50%表明经济活动较上月有所增长。据此数据,我国制造业整体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市场对此亦高度关注。
王青,东方金诚的首席宏观分析师,对制造业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他指出,随着宏观政策强调“更加积极有为”,预计到2025年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将维持温和增长态势。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年初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消费和稳定投资的措施,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活跃度。
各分类指数表现
制造业PMI的五个分类指数呈现出不同态势。生产、新订单及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超过基准线,显示出正面趋势。原材料库存和从业人员指数则低于基准线,暗示着这些领域有待提升。以2024年12月为例,生产指数为52.1%,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0%,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指数均位于基准线之上,揭示了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供需情况
供需关系显现多样化趋势。2024年12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的变动值得特别关注。生产指数出现小幅回落,而新订单指数则呈现微增。官方数据显示,生产指数为52.1%,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0%,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尽管部分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未达到临界值,显示出供需释放有限,但从整体来看,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需求仍在持续增长。此外,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企业的采购量在12月份的采购量指数达到51.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呈现增长态势。
企业规模不同的PMI情况
企业规模差异导致PMI表现各异。大型企业PMI为50.5%,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自2024年起始终高于临界点,对制造业形成有力支撑。中型企业PMI上升至50.7%,较上月增长0.7个百分点,这是过去8个月首次进入扩张区间。然而,小型企业PMI为48.5%,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景气度出现下滑。这一趋势反映出大中型企业复苏态势良好,而部分中小企业则面临诸多经营难题和发展挑战。
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分析,中小企业在经营基础、品牌价值、规模效应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尽管2024年四季度小型企业的采购经理指数(PMI)较三季度有所上升,显示出政策支持的正向影响,但我国未来仍需进一步强化对小型企业的政策扶持。
企业应对与发展前景
中小企业虽遭遇众多挑战,却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为增强竞争力,它们正尝试进入新市场、深化与其他企业的协作。观察制造业整体,若中小企业能弥补不足,持续创新,将助力产业升级。在政策层面,若未来能优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包括增加资金投入和税收减免等,这些企业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更多机遇,进而促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观点及总结
光大银行的周茂华等专家对最新制造业PMI数据持有不同观点。周茂华认为,得益于国内宏观政策的支持,2024年第四季度经济复苏动力显著提升。他基于对最近三个月制造业景气度持续好转的分析,得出了这一观点。众多专家从各自立场对数据进行了解读和预测,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制造业的现状与趋势。总体而言,2024年12月的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整体呈现扩张态势,但中小企业面临较大挑战,政策需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制造业也蕴藏着诸多发展潜力。
您对2025年制造业的未来有何展望?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