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品集中采购的大环境下,众多企业的表现和行业数据均呈现出积极态势。不少企业在集采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果背后体现了多方面的竞争实力。同时,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齐鲁制药的成绩
齐鲁制药的制造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其超过190种药品通过了质量一致性评价,这一成绩在业界尤为突出。此外,100种产品在集中采购中脱颖而出,年供应量超过70亿片(支)。这些成果体现了企业在短时间内的发展成就。齐鲁制药通过参与集中采购来稳定产能预期,并有效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部分产品已成功出口至欧美国家,这进一步证明了其产品质量及综合实力已达到国际认可。这一成就对同行业企业具有鼓舞和参考价值。从市场视角看,齐鲁制药的表现有助于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京新药业的策略
京新药业作为阿司匹林肠溶片首选供应商,具备显著优势。其生产工艺成熟,擅长成本管理。通过前端设计、过程控制和自动化规模化生产等手段,京新药业在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了薄利多销。面对全国每年数十亿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需求,京新药业的中选价格足以覆盖生产和配送成本。这种成本控制策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地位,并在价格与利润间找到了平衡,成为行业内成本控制和运营的典范。
石药集团的作为
石药集团在第十批集中采购中,共有15个产品入选,其中8个产品以最低价中标。该集团的优势体现在原料药自产和智能制造方面。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其每批次产量高达800万片,这一产量既提升了效率,又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此外,石药集团坚持仿创结合,通过保持48种药品的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近年来,其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预计2023年将达到约50亿元。同时,该集团拥有130多个在研新药项目,这一战略布局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充分体现了石药集团在集中采购中的灵活应变能力和长远的战略视角。
科伦药业的理念
科伦药业在第十批集中采购中成功入选多款注射剂。该企业坚信,优质源于精心设计和先进技术。通过采用信息化、自动化及连续监测等手段,科伦药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并升级设备,实现了质量和成本的双重提升。这一做法凸显了现代企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投入方面的关键作用。在激烈的集采竞争中,这种理念助力科伦药业巩固其竞争优势,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有效参考。
企业的共识
与会企业普遍认同,药品的原材料费用和生产流程在业内较为公开,企业不会在集中采购中低于成本进行报价。这一看法体现了企业在集中采购中的理智行为。集中采购后,企业的产品在医疗机构中的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同时大幅降低了进入医疗机构的成本和时间。这些因素对企业拓展市场份额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企业踊跃参与集中采购的关键驱动力。
中药饮片集采
中药饮片集采进展受到广泛关注。集采过程中存在质量标准不一、价格波动显著等问题。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在价格竞争的基础上,结合医疗机构认可度、药材种植基地、追溯体系构建以及道地药材等因素,采购端已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机制。此举对中药饮片行业的规范化推进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中药质量保障提供了制度探索路径。
全球范围内,仿制药成为满足患者需求的主要药品,以美国为例,仿制药的处方量已占全部的90%。在我国,通过集中采购选择的仿制药同样展现出良好表现。在第三期集中采购药品的真实世界研究中,针对特定批次集中采购的药品,覆盖了六大治疗领域的26种药品,结果显示,这些集采中选的仿制药在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与原研药没有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为在集中采购政策下仿制药的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关于企业在集中采购活动中的具体行为,您有何见解?热切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并欢迎您留下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