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苏州的韩先生称其所在企业遭受了可能涉及号码倒卖的欺诈行为。在报案过程中,韩先生遇到了不少困难。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同时也促使公众对执法程序及其公正性产生了浓厚兴趣。
骗局遭遇
去年年底,韩先生的所属企业遭遇了涉嫌号码倒卖欺诈的困境。不法分子通过某些400号码代理商,在服务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擅自刻制公章、伪造签名,终止号码服务后重新销售,导致多个地区的运营商卷入其中。此行为对韩先生的公司造成了显著的经济损失。面对这一情况,韩先生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他搜集证据以对抗骗局,并深刻意识到,若不对此类行为进行抵制,可能还有更多企业会遭受损害。
韩先生起初即向昆山市公安局花桥派出所报了案。然而,遭遇骗局后,报案过程变得尤为困难,这一点成为了众多受害者的普遍困扰。
公安回应
12月26日,《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节目中,昆山市公安局及江苏省公安厅进行了现场解答。韩先生随后与代理商展开交涉,并向通信机构进行了汇报。他持续与调查保持合作,然而形势并未好转。尽管韩先生向公安机构提交了证据,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在此过程中,韩先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他深感孤立无援。
四月底,韩先生向花桥派出所提交了新增证据,但派出所回应称涉案的400号码归属地为扬州,指示他前往扬州报案。韩先生对此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在本地遭受的损害却需至异地报案。
检察院受阻
昆山市检察院在7月接到韩先生的立案监督申请后,告知其需提供“不予立案通知书”。然而,韩先生从花桥派出所了解到,该所并无此类文件,仅能提供立案通知书或报警记录。面对这一局面,韩先生面临困境,案件在检察院无法推进,而派出所又未能提供所需通知书。此行政流程似乎陷入僵局,韩先生对此感到极度不满。
再次要求
韩先生提出,案件疑似在花桥发生,若涉嫌欺诈或号段倒卖,花桥派出所完全有权限立案。他返回派出所索要不予立案的通知书。随后,韩先生在派出所登记了必要信息,并耐心等待。直至中午,一位民警告知案件仍在讨论中。韩先生对此表示疑惑,毕竟已过去一年,不禁流露出了深深的困惑与失望。
公安解释
昆山市公安局政委张刚对案件进行了阐述,指出案件涉及两方面:首先,韩先生公司因购买号码使用权而产生的经济纠纷,由于是因对方公司未履行合同所致,并不属于公安部门的管辖范围,建议通过协商或诉讼途径解决;其次,私刻公章的行为,由于涉及多个地区,取证工作仍在进行中。尽管这种解释看似合理,但韩先生仍认为,在当地派出所或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他的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吴祖平,江苏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总队长,指出,在案件受理后,初步调查需提出是否立案的建议。如决定不立案,需迅速发放通知书。这或许标志着案件的一个新转折点。
韩先生被花桥派出所建议前往异地报案,其合理性有待考量。派出所未予立案且未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此行为是否合法?相关操作是否遵循了既定规定?此类情形下,公众普遍存疑。若您认同韩先生的处境或对此事感兴趣,不妨留言、点赞、转发,并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