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波象山的大唐西周镇莲花塘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配套输电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能源行业的一大焦点。此项目的成功运行,体现了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责任与努力,并且见证了宁波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与投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象山能源转型的背景
象山风光资源丰富。近期,小象山把握住成为低碳试点县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变。截至11月,该县新能源装机总容量已增至205万千瓦。这一转型源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下,各地正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路径。象山依托其独有的资源优势,正努力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
宁波供电公司迅速响应,于2023年初便完成了适应象山百万级风光接入的主网网架建设。此举为新能源设备与主网的连接提供了稳固的架构,同时也为大唐西周莲花塘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电力基础。
莲花塘渔光互补项目概况
象山县西周镇莲花村是大唐西周莲花塘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所在地。该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安装了约9.1万块光伏组件,第二阶段计划安装5.8万块。项目采用了结合渔业和光伏发电的综合利用方式。在水面进行电力生产的同时,水下进行渔业养殖,实现了生态循环。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输出9241.2万千瓦时的电量,为象山地区带来丰富的绿色能源。此外,还能减少约9.21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区域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配套工程建设的挑战
宁波国网供电公司致力于确保光伏发电在2024年底前接入电网,为此正加紧推进相关新能源输送项目的建设。项目于8月启动,但在此之前,必须完成一系列繁琐的前期合规性审查。这些审查涉及众多部门和繁杂的规定。此外,项目施工过程中遭遇了众多挑战。施工期限极为紧迫,总共仅有四个月多的施工窗口。施工现场环境复杂,给设备安装和施工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还需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和质量都必须得到严格把控,压力巨大。
成功克服困难
面对重重挑战,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展现出卓越表现。员工们勇于攀登,有效突破了诸多看似不可克服的难题。在短短4个多月内,他们新建了22座铁塔,并铺设了7.6公里的配套线路,这一成就堪称供电行业的奇迹,被誉为“供电神速”。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他们按期稳步推进工程,这一成绩凝聚了所有参与者的辛勤付出。
各专业工作人员协同作业。电力工程师细致规划线路布局及建设计划,施工队伍依照计划在一线实施建设,同时,安全监管人员持续对施工区域进行监控,正是这种团队协作确保了项目的迅速进展。
项目意义深远
大唐西周莲花塘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配套送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一举措确保了项目电力输出的顺畅,使项目得以充分发挥其预期效益。项目投运后,实现了电力、渔业和环保的叠加效益。它为当地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并促进了区域能源结构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
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宁波供电公司此项目展现了其在支持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该公司积极推动新能源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此举有助于提升全国新能源的利用率,进而整体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助力国家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型。
想问读者的问题
您认为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类似能源项目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恳请大家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