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进近服务交接启动会在民航湖北空管分局举行。此次会议对于提升湖北空域管理水平及促进航空运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吸引了广泛关注。
湖北省的航空运输网络具有其特有的结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分为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和区域管制等多个阶段。进近管制区域位于机场上空至6000米的高空区域。花湖机场每日航班量最高可达150班,已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货运枢纽。此外,花湖机场与武汉天河机场相隔仅89公里,两者间的运行对彼此有显著影响。
在此情形下,对空域进行有效管理显得尤为关键。由于规划不统一,空域资源被分割,难以形成协同效应,这导致两场在运营与成长过程中遭遇诸多挑战。
民航局发布的《中小机场空管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是推动变革的关键。该方案要求空管系统为中小机场提供统一进近管制服务。湖北空管分局对此作出积极回应,开展了预协调和预研究,并开始负责鄂州花湖机场的进近管制服务,体现了对政策的有效实施。
该政策的实施旨在满足中小机场的发展需求。此举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并能增强其在国家航空网络中的整体效率。
2024年8月,民航中南空管局经过研究,确定了接管的具体日期。该日期定于12月26日。届时,湖北空管分局将负责鄂州进近管制服务的全面接管。同时,为满足服务需求,特别设立了武汉进近06号管制扇区。该扇区专门负责鄂州花湖机场的进出港航班。
25日傍晚,湖北空管分局武汉终端管制中心的管制人员正忙碌于为当晚武汉进近06号管制扇区的开放进行筹备。这项筹备工作至关重要,包括众多领域的调度与配合。
接管后,指挥调度得以集中管理。目前,花湖机场飞机最小间隔为6公里,天河机场为5.6公里。一旦武鄂地区实施统一进近管制,整体间隔标准将统一至5.6公里。此举将使得单位时间内飞机起降数量增加。预计运行效率至少提高20%。
这代表着数据上的显著增长,对航空业而言,这种增长将直接转变为经济收益。航班起降次数的增加,将吸引更多航空业务。
花湖机场已成为国家民航综合交通体系的一部分。武鄂两场在运行效率与空域容量方面均有所提高。在不久的将来,这两场机场将共同努力,申报并实施尾流重新分类的实验运行。
该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空域资源的效率,航空业的进步通常依赖于此类试验及优化策略,以达成新的进展。
从长远视角分析,该接管举措对武鄂地区航空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此举将加快天河花湖客运及货运双枢纽的建设进程。这将使湖北省在国内航空运输市场中具备更显著的竞争力。
该事件引发了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即国内其他地区是否应效仿湖北,强化机场间空中交通管理协作?期待大家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提出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