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近期发布了第二届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创新展示活动的获奖预选名单。其中,济源市太行路学校的德育创新案例荣获中学组一等奖,这一荣誉标志着该校在德育领域的显著进步。尽管该校成立时间不长,且学生中进城务工子女占比较大,但此次获奖仍然令人瞩目。
学校整体情况
济源市太行路学校坐落于城乡交汇地带,为一所提供九年制寄宿教育的学校。该地的位置和学生的构成,实际上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众多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孩子们,在生活和心理层面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此外,学校成立时间不长,按照常规,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如此,学校积极打造九年一贯的办学体系和管理模式,将小学六年教育与初中三年教育有效结合,这一行动彰显了学校致力于探索适合学生成长发展模式的坚定决心。
该办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持续优化。学校对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旨在满足不同年龄层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效彰显了协同育人的核心作用。
协同育人新机制
太行路学校在协同育人领域,打造了一套校、家、社三方合作的新模式。该模式强调,现代教育不再是学校独力承担的职责,家庭与社会的参与同样关键。学校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借此新机制,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学校举办多场活动,旨在增强与家庭及社会的交流合作。在家校合作层面,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双方的沟通。在社会合作层面,学校主动吸纳社会公益资源,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这一合作模式确保了学生在更丰富的资源环境中健康成长。
代理爸妈行动
太行路学校在德育创新方面的一大特色是“代理爸妈”项目。对于特殊家庭和务工家庭的孩子,他们在生活和心理层面上的需求尤为显著,亟需得到关注与指导。为此,学校安排教师等人员担任代理爸妈的角色。通过此举,学生们在学校中也能体验到如同家庭般的温馨氛围。
“代理父母”的教师们在多个层面展开工作,首先,他们为孩子们提供生活上的支持,其次,他们高度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师们会定期与孩子们进行交流,留意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压力,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这一举措对学生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许多原本性格内向或缺乏自信的孩子变得更为外向和自信。
教师姚静展示风采
此次活动在德育创新领域进行了严格规范的操作,实施了文本评估、现场演示以及随机答辩等多种评价手段。太行路学校选派了优秀教员姚静参与展示。姚静的展示内容涵盖了政策导向、创新实施路径、创新成果展示以及改进反思等多个维度,对学校“代理爸妈”德育创新项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与总结。
她的现场表现同样出色。她精准作答了评委的提问,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阐述既深入又全面,使得更多的人得以洞悉太行路学校在德育创新领域的努力与成就。这些表现显著促进了学校在奖项评选中的最终胜利。
获奖来之不易
全省共有超过200个展示单位参与角逐。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太行路学校成功崭露头角,荣获30个一等奖的荣誉榜单,实属不易。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其德育工作的扎实成效。
该奖项全面认可了学校的德育成果,涵盖了校家社合作育人机制构建、代理父母活动等多领域的工作成效。这一认可也促使学校在德育领域持续深化探索与革新。
未来展望
太行路学校参与德育创新展示,目的不仅在于争夺奖项,更是为了深化教育内涵,与同行业院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展示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众多有益经验。目前,该校已将获奖视为新的开端,并计划继续深入探索德育创新的路径。
太行路学校致力于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其长远的发展目标。学校将继续沿着这一路径不懈努力。然而,在未来的德育工作中,学校将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适应社会进步下的学生需求变化,以及如何优化协同育人机制等。在此,我们向各位提问:您认为太行路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接下来应着重加强哪一领域?期待您的点赞、分享及积极参与评论区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