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近期发布了关于清洁生产典型案例的通知,其中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的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案例紧密关联环保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热点议题,企业在此领域的成就值得特别关注。
项目背景源于双碳目标
众多企业正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致力于产业转型,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同样身处其中。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这一趋势对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亦是机遇。早在2021年之前,兴达公司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发展趋势。为了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公司着手构建绿色可持续的供应链。当时,高碳能源和高能耗的制造模式成为众多企业的难题,兴达公司决心从自身出发,改变这一现状。
在当前环境背景下,兴达公司从战略高度出发。若不主动优化能源及生产结构,将难以应对严格的环保法规,亦难以在国际与国内低碳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公司正致力于节能减排,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项目建设进程
自2021年6月起,兴达公司便对能源综合项目进行了周密规划。在此过程中,热处理工艺的余热余能综合利用改造项目先行进行了详尽的调研与论证。当月,项目便顺利通过了立项审批,审批效率显著。同年7月,项目正式进入分阶段建设阶段。经过约两年五个月的建设,该工程于2023年12月圆满竣工。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了企业科学规划、稳健推进的建设理念。
数据显示,项目施工期间未发生重大延误。兴达公司各环节均严格遵循既定计划执行,包括施工、监控和优化。这一进度反映了公司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项目在后续的验收和审核阶段也得以顺利进行。
项目带来的环境效益
项目投运后显著提升了环境质量。兴达公司的主要生产线已实现蒸汽自产自足,导致原有热电厂的燃煤锅炉停止运行。这一转变导致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26吨,颗粒物排放量降低1.1吨。此外,主体生产线还减少了32.38万吨的外供蒸汽,相当于节约了3.3万吨标准煤,进而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68万吨。
数据显示,兴达公司的能源综合项目非同小可,它切实从源头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此举对提升当地空气质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显著。这种积极举措代表了当前众多企业在环保领域的努力方向和典范。
项目投产后,兴达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23年,其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比2020年的基准年减少了13%,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则下降了14.2%。此举不仅有助于减少企业在碳排放方面的费用支出,同时也降低了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企业可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其他研发或生产领域,以此增强企业竞争力。比如,在开拓新市场或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时,这些资金将发挥关键作用,助力企业持续迈向高质量的发展。
节能减排技术攻关的其他方面
兴达公司的举措涵盖了能源综合利用项目之外的其他领域。据生态环境部部长金亮所述,公司持续致力于全工艺流程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此外,公司还积极推进酸洗废气治理设施升级、含磷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优化、废盐酸及酸洗污泥的综合利用等多个项目。
公司持续增加对环保技术革新的资金投入,目的不仅在于满足国家环保法规的规定,更着眼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多个方向的环保技术革新,企业环境表现持续提升,其单位产品废水、重金属排放等关键指标均维持在绿色工厂的领先水平。这表明,企业在环境管理软实力和硬数据两方面均达到了高标准。
从末端治理到全生命周期流程控制
兴达公司的环境管理模式经历了显著变化。公司已由过去仅依靠末端治理方式,转变为实施全生命周期的流程控制。传统的末端治理仅能处理已产生的污染,而全生命周期流程控制则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成品销售以及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环保管理。
兴达公司以某产品为例,自原材料采购起便重视环境因素,选用低碳环保材料。生产阶段,公司精心安排工序,致力于节能减排。产品使用后,公司亦关注回收环节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这种贯穿全流程的管理模式,体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真谛。此模式转变使兴达在当前及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您是否认同,企业应效仿兴达公司,广泛参与环保领域?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及评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