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 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西方学者的研究方向发生了转变。他们从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史研究。这一转变涵盖了多层面关系的探讨等诸多方面。这种学术研究方向的转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西方学者转变背景

揭秘2024年思想史新突破:政治经济学如何重塑历史研究?  第1张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陷入危机,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迟缓以及贫富差距增大等。这促使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研究方向,其中有不少学者回归到近代早期的“政治经济学时刻”。在法国和英国这些传统的西方大国,社会矛盾十分凸显。当时西方学术界的氛围较为紧张,正因如此,政治经济学研究得以复兴,它能够重新对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审视。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些学者察觉到传统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他们认为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史研究领域去挖掘更多能够应对社会危机的内容。

研究涵盖的多层面

揭秘2024年思想史新突破:政治经济学如何重塑历史研究?  第2张

此研究涵盖多个层面。在贫富关系方面,涉及对不同阶层财富分配平衡的研究;在信用与财税层面,涉及如何构建有效的财税制度以推动信用体系健康发展的研究;从政府与市场角度来看,涉及对政府在市场中监管角色的探讨;在信仰与经济发展方面,涉及某些宗教信仰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的研究;对于德性与腐败,涉及研究道德对腐败的约束作用;在地区与世界层面,涉及研究地区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等。

罗卫东的讲座内容

罗卫东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意识、观念和基本学理:以斯密为个案》讲座中,对西方十五到十八世纪早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回顾。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作者群体与法国的在知识背景上存在差异。罗卫东总结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具有八大特点,其中经济活动有自身规律这一特点影响极为深远。亚当·斯密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物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的理论体系在深刻性和全面性方面较为突出,其四个核心观点,如分工创造财富等,极具价值。

揭秘2024年思想史新突破:政治经济学如何重塑历史研究?  第3张

乐启良的讲座内容

乐启良在《死亡的不平等:维莱梅的公共卫生学调查研究》讲座中进行了诸多探讨。他阐述了法国公共卫生学诞生的政治背景,指出当时法国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且各方势力的利益诉求众多,这些背景对公共卫生学的诞生产生了影响。在思想条件方面,当时理性主义思想过度膨胀等因素起到了作用,学术环境包括研究机构的分布设置等情况也包含在内。

维莱梅在法国是研究死亡不平等问题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人物。他运用诸多方法展开研究,不但给现代社会科学提供了可借鉴的主题和方法论,同时也是 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来源。

揭秘2024年思想史新突破:政治经济学如何重塑历史研究?  第4张

温奇的研究理念

温奇最初的学术训练是经济学。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托马斯·库恩、昆廷·斯金纳等学者在方法论方面进行了探索,这促使她转而进行思想史研究。她觉得政治思想史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关注学说本身。例如,在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学说时,需要将当时的社会卫生状况、人口结构、社会伦理等要素联系起来,就如同拼凑一幅完整的历史拼图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够理解学者的主张和意图。

揭秘2024年思想史新突破:政治经济学如何重塑历史研究?  第5张

傅乾与高全喜的观点

傅乾对伯克思想的政治经济学面向进行了探讨。伯克在济贫问题方面,注重慈善的作用以及教会的作用。并且在当前的经济思想史研究中,方法论没有受到重视。社会人类学方法论或许能够提供帮助。

高全喜教授表示,回归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学术前沿的追求。在当今的现代学术体系当中,古典政治经济学里的诸多思想智慧,是能够给当下那些复杂的社会经济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考路径以及指导方向的。

揭秘2024年思想史新突破:政治经济学如何重塑历史研究?  第6张

那么,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西方这一学术研究的转向,对于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而言,有着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地进行评论互动,同时也欢迎大家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