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婚礼形式在持续地推陈出新。集体婚礼慢慢变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广州市这次举办的集体婚礼,就好像是婚俗改革浪潮里的一朵非常耀眼的浪花。它的形式既独特又新颖,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以及理念,值得人们给予关注。
集体婚礼举办
12 月 18 日,广州市民政局与海珠区人民政府等一起举办了“幸福海珠岛,甜蜜花城缘”广州市“花城有囍”的集体婚礼活动。活动是在广州水博苑举行的。在当天,有 18 对新人参与了此次特殊的婚礼。举办这样规模的集体婚礼,其一能让新人们以独特的方式步入婚姻殿堂;其二也是对社会婚俗理念的一种积极引导。这表明了广州市在推动婚俗改革、倡导新型婚俗文化方面有着坚定的决心。当下,集体婚礼这种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反映出了现代社会对婚姻仪式有着多元的理解。
婚礼特色环节
新人们在婚礼上开展了多个富有特色的环节。他们踏着浪漫的曲调走向草坪,先后举行“纱启良缘”“交换信物”“甜蜜交杯”等礼仪。这些礼仪不仅有强烈的仪式感,还将现代化元素与传统元素融合在一起。接着,新人们乘坐有轨电车到达会展中心码头,与亲友一同登上游轮,开始了“爱游珠水”的浪漫行程。这种方式将广州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元素融入到婚礼中,让新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有了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使婚礼更加令人难忘。
新人感受独特
新娘林女士感受到了这一婚礼的独特之处。她在广州生活多年,此次既享受到了宛如梦幻般的草坪婚礼,又怀着愉悦的心情俯瞰这座城市。这一环节让她与广州这座城市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新人们亲友的看法也值得关注,他们认为这种集体婚礼既简约又隆重,筹备工作简单便捷,省去了很多传统婚礼的繁杂流程,同时又能满足新人们对仪式感的追求。这样的评价体现出当下人们对于婚礼形式的一种新的期待。
非遗元素融入
此次集体婚礼不只是在新婚仪式的创新上有所体现。它将丰富的非遗元素融入其中。在婚礼现场,新人和亲友一起观看了由广州非遗茶艺师表演的《茶润婚典,情系千年》。借助夫妻相互敬茶这一环节,表达了对婚姻的坚定以及相敬如宾的承诺。同时,泥塑、广彩、木雕等各种非遗作品在现场进行了展示,意味着新人婚后生活中柴米油盐的日常点滴。这一行动让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在现代婚俗中得到了传承与创新。
婚俗改革理念
广州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重仪式、轻排场”已成为广州婚嫁的关键。“花城有囍”主题曲将焦点聚焦于爱的本质、家庭价值以及社会责任。此主题曲的发布意义重大,体现了广州市在婚俗方面追求回归婚姻本质,促使人们更注重婚姻关系中的情感内涵和社会责任,引导大家摒弃奢侈铺张的不良婚俗习惯。
婚庆产业发展
在活动现场,海珠区政府向大家推介了《海珠区关于鼓励支持婚庆产业发展十二条措施》。这一措施有助于推动海珠区“婚庆+”产业向专业化、集聚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它既能够促进海珠区婚庆产业的进步,也能为整个广州的婚庆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动力,更能体现出广州在婚俗改革以及婚庆产业发展方面的决心。
最后向各位读者提出疑问,你们是否对这样的集体婚礼心怀向往?这种集体婚礼既充满意义,又带有地方特色。期望您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够进行点赞操作,能够进行分享操作,并且能够在评论区踊跃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