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上午8时42分,钦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迎来了“太恩河”号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该油轮在钦州引航站3名高级引航员的精准引领下,顺利完成了靠泊作业。此次事件标志着自2021年11月码头投入运营以来,首次有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达到标准靠泊要求。

超大型油轮概况

“太恩河”轮体积巨大,全长达到329.99米,宽度为60米,吃水深度20.5米,型深29.7米,载重吨数高达299985吨。这一数据充分表明,这是一艘超大型油轮。其成功靠泊具有重大意义。此次靠泊不仅体现了码头的容纳能力,也凸显了引航工作的艰难程度。

钦州港重大突破!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首次成功靠泊,引航技术跨越式进步  第1张

继成功引领多艘30万吨级深水超大型油轮之后,该站再次实现了新的突破。这表明钦州引航站在超大型油轮的引导工作上持续取得进展,而此次的顺利靠泊正是其进步的实证。

引航站重视程度

钦州引航站对“太恩河”轮的靠泊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任务并非引航站单独能完成的,需要多方协作。为此,引航站主动与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钦州分局以及海事等多个相关机构进行了沟通与协调。

为确保万无一失,引航站召集经验丰富的引航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港口进出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估,进而制定了周密的引航计划及应急措施。这些举措体现了引航站的专业精神,每个步骤都关乎油轮能否顺利停靠。

引航面临的挑战

在油轮停靠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其中,航道狭窄和港口内可利用水域的宽度受限尤为明显,这两个问题显著限制了油轮的操作范围。

航行区域航道结构复杂,船舶流量大,导致油轮行驶存在更多变数。这些挑战使得成功停靠显得尤为困难,同时也突显了引航技术的精湛与难度。

引航员的操作

本次部署了三位高级引航员负责操作任务。他们协作默契,在整个约四小时的引航作业中,始终维持着高度的专注。

他们持续与海事VTS保持实时沟通,以此途径迅速掌握航道状况等关键信息。据此,他们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引航策略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保障油轮安全抵达并停泊于港口。

码头运营以来的引航成绩

自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入运营,钦州引航站引航业务显著增加。已成功引领各类船舶270艘次停靠或离港该码头,其中超大型油轮达198艘次。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引航站工作的繁忙态势。

该码头在海运物流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一点从其庞大的引航需求中得以体现。若非其重要性,引航需求不可能如此之大。

未来发展方向

交通运输部门强调,未来将持续协调推进高质量与高安全发展。提升引航服务水平是核心任务,这对于确保国内外海上物流的顺畅至关重要。必须确保船舶引航顺利进行,同时还要维护航运全过程的秩序与安全。

引航站可能对导航计划进行改良,增强引航人员的工作技能,并与更多协作伙伴形成更加高效的联动。针对钦州引航站,你认为它未来有望在哪些领域实现进步?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及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