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深圳成功举办了“兴小微助兴贸”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对接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参与,主要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此次会议集中展示了深圳在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决心和成果,亮点纷呈。

对接会详情

12月13日,深圳举办的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深圳市商务局、深圳金融监管局等机构均有代表与会。众多部门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商讨如何加强对外贸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对接,更是深圳多部门协作的平台。众多代表的参与体现了深圳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视。此举或许将为众多中小微外贸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多个部门参与活动,分别就各自职责展开介绍。出口信用保险深圳分公司、南方电子口岸以及银行等机构均参与了分享。众多机构共同商讨支持企业发展的策略,这一现象表明服务体系正持续优化。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有望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成长,协助企业更有效地抓住发展机遇。

深圳外贸大年: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2%  第1张

深圳外贸成绩

深圳外贸成果显著。在前11个月,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大关。这一数字相当引人注目。该数据体现了深圳在外贸领域的迅猛发展。在深圳外贸中,广东省和全国都占有显著比重,其贡献了全省约81%的增长、全国约33%的增长。

显著成就的背后,是政策系列的有力推动。深圳市商务局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其推出了“稳外贸24条”政策以及“45条”稳外贸重点任务清单。这些政策逐层深入,全方位支持外贸发展。同时,该局与其他机构如海关、市场监管部门等协作,共同构建了新质生产力促进服务机制,携手助力外贸实现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举措

深圳监管局采取了多项措施。该局长期致力于通过监管指导,推动银行和保险公司将支持中小微企业纳入其业绩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的实施,促使银行和保险公司更加主动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此举显著影响了中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机会。

该局积极促进银行及保险公司加快数字化进程。此举旨在增强金融服务的普遍性和易于获取性。同时,深圳正积极实施“一起益企”计划,并成功实施了“园区贷”的个性化服务方案。这些举措对普惠金融的优质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显著增加了中小微企业享受金融服务的机遇。

信保深圳分公司服务

自2020年开始,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为年出口额不超过800万美元的深圳市中小微出口企业提供了基础保险服务。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该分公司做出了显著贡献。通过深圳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公司创新性地推出了“四个线上”服务。这些服务包括线上承保、线上报损及核赔、线上资信查询以及线上咨询服务。

2019年,该机构服务的公司数量超过2000家。至2024年,这一数字飙升至22655家。同期,该机构累计赔付及协助企业追回欠款、化解风险,总额超过1.5亿元。此外,它还向企业提供了超过5万个海外买家信息,受益企业数量超过1.4万家。这些数据和成就,对众多中小微外贸企业而言,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企业帮扶方式

本次对接活动中,众多机构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深圳市税务局、南方电子口岸公司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等均踊跃参与。它们通过政策讲解、产品展示等方式,向中小型外贸企业精准提供各类服务。

这些帮扶措施具体实用,有助于企业清晰掌握可利用的政策资源和适合自己的金融工具。通过这些措施,企业能更有效地应对风险挑战,持续发展壮大。此次对接会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实现这一目标。

展望未来发展

对接会虽落幕,但我们对外贸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思索仍多。政策与服务措施逐步推进,深圳中小微外贸企业能否乘此东风实现更快更稳的发展?其外贸规模能否维持增长态势?政府是否将出台更多针对性政策?这些问题均值得关注。期待读者点赞、分享,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对深圳中小微外贸企业及外贸形势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