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传来喜讯,一家成立仅四年的公司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公司运用新能源热管理技术,成功解决了新能源商用车全天候运行难题,此成就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企业的孵化背景

该企业源自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孵化。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据悉,企业自创立伊始便聚焦新能源热管理技术,这是新能源战略发展的核心领域。学院提供的良好环境和资源,宛如滋养的沃土,助力企业在成立仅四年便在行业内崭露头角。在如此环境下,企业迅速成长,把握了新能源产业兴起带来的机遇。这亦反映出学院在科技企业孵化领域具有独到的战略视角和有效的扶持手段。目前,此类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的成功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借鉴意义。

孵化出来的企业目前已成为行业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凭借其先进技术,该企业已成功进入新能源热管理这一市场潜力巨大的领域。

零下45度也能稳定运行!这项新能源技术将颠覆商用车行业  第1张

技术与合作机遇

关键技术研发在新能源热管理领域极为关键。企业依托其BTMS技术,成功与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包括中国中车、珠海中能、百度阿波罗、厦门金旅等。这些合作的达成并非巧合,而是企业技术实力的直接体现。企业自主研发的热管理系统及主机产品已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和储能等多个领域实现批量应用,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该技术的广泛适用性。这种广泛适用性使得产品能够满足多个领域的需求,并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席之地。若缺乏高效的热管理技术,新能源车辆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影响,而企业的技术恰好填补了这一技术空白。

研创中心的运作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新能源热控研创中心,是技术工程师们研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的地方。该中心作为企业技术研发的重镇,也是技术创新的智囊之地。中心内每日都在探索前沿技术,模拟应用场景。汇集了学院与企业的优势资源,这里是知识与实践融合的前沿。在这里,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众多创新和突破由此诞生,并促进了新能源热管理技术的整体发展。

教师的角色与贡献

2018年,廖响荣加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负责人。他的职业生涯反映了学院在科技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和不懈追求。廖响荣回忆,初到校时实验室空无一人,但随后在校方支持下,实验室得以扩建,并形成了现在的创新中心,投资额超过500万元。学院教师可无偿使用该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此举显著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至2024年3月,廖响荣负责超低温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发工作,他迅速组建团队攻克难关,教师们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了技术的持续创新。

企业的成果与发展

中科热控公司经过不懈努力,已取得显著成就。公司拥有23项技术知识产权和专利,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科研、生产和销售。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热管理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这一成绩得益于团队的持续创新和探索,在同行业中位居前列,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中科热控公司有望在新能源热管理市场拓展更多份额,进一步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产教融合的示范

柏定国副校长指出,该校正着力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在该模式下,示范基地犹如一棵茁壮的大树,吸引了超过10家企业入驻。其中,中科热控公司更是在此地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运营中心。基地不仅为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师提供了科研平台,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践的机会,每年参与实习的学生人数超过100名。这一案例展现了产教融合的成功,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中的动力机制问题。学校无偿提供了办公、研发场所及设备,并配备了精英团队进行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这种模式值得其他学校和企业的学习与借鉴。

各位读者,这种产教结合的模式是否能在更广范围和更多领域得以复制与推广,值得深思。我们期待您的观点、支持与文章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