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引入天津;10年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一步引入了汉江水。津城居民用水质量因此不断提升,并拥有了双重水源的保障。在宝坻区的尔王庄水库,作为双水源输水枢纽的关键工程,正在进行增容施工,这一举措对于确保天津供水安全至关重要。
工程进展顺利
尔王庄水库增容工程目前进展顺利。自今年4月开工以来,截至11月中旬记者实地考察,今年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项目经理王文东透露,工程将进入沉降阶段,预计明年5月至6月启动下一阶段施工。预计到2026年6月,水库将具备蓄水条件并进入验收阶段。此举预示着尔王庄水库将按期以新增容量投入使用。施工安排井然有序,彰显了工程规划与建设的整体合理性。该工程的稳步实施对天津的供水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智慧化管理平台应用
增容工程的一大特色在于采用了智能化管理平台。天津水务集团首次在此类项目中应用该平台。该智慧工地配备了多套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范围监督。以围坝施工为例,现场人员可通过“围坝施工质量三维数字化系统”了解压路机运行情况。过去施工高峰期,28台压路机同时作业,方式陈旧,需人工监督。现在,安全生产负责人赵猛向我们演示,后台可实时监控,人力成本显著下降,施工质量亦得到精确控制。
水库发展阶段
尔王庄水库自1983年投入使用,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最初,水库主要依赖引滦河水作为单一水源。然而,随着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通水,天津得以引入长江水,形成了引滦引江的双水源供水格局。2017年,引江相关供水工程竣工,使得尔王庄水库的功能得到显著增强。这些变化展现了天津调水工程的持续进步与扩展。在此过程中,水库在天津供水网络中扮演着连接枢纽、调节和储备等多重角色。
水库目前状况
尔王庄水库的水域面积已扩展至11.03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4530万立方米。作为连接两大水源的关键节点,该水库在增强天津防洪抗灾能力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构筑天津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中,尔王庄水库已作出贡献,确保了武清、宁河、滨海新区和宝坻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成为天津供水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
增容工程的内容
增容工程包括众多任务。例如,需提高水库围坝高度,对暗渠泵站进行升级改造,同时重建1、2号闸并新建3号闸。这些举措将使水库各项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坝顶高度将增至10.3米,设计水位将从5.5米升至9.35米。因此,总库容将增至9525万立方米,供水保障期也将从原来的15天延长至30天。这是一次全面性的升级改造,对天津未来供水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双水源保障的意义
天津因引滦入津与南水北调工程获得了双重水源的稳固保障,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观察民众用水体验日益改善,可推断双水源显著提高了水质。此外,在水量供应方面,天津已从单一水源依赖转变为双水源的互联互通,使得在遭遇干旱或水源污染等紧急状况时,供水系统更加稳固。正如先前提及的尔王庄水库扩建项目,它也是在双水源保障体系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实施的,二者互为补充。那么,大家认为天津未来在供水体系优化方面还有哪些方向可以探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期待您的点赞与转发,以让更多人了解天津的供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