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标志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这一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犹如一束光芒,彰显了该工程在节水方面的显著成效和卓越成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通水十年成果斐然
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重大意义。自2014年以来,该工程已运行十年。在通水期间,它显著减轻了受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以七个受水省市为例,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有显著减少。去年,万元GDP用水量降至35.7立方米,较2014年下降了41.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0.6立方米,降幅为36.2%。
北京和天津作为受水区,其用水效率在国内排名靠前。这一数据反映出通水工程带来的显著成效。
受制水区节水法规
水利部对节水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过去十年间,该部门始终秉持节水优先的原则,并指导相关省市进行立法。众多省市对此作出积极回应,相继颁布了各自的节水法规。这些法规为受水区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法律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协同行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共同制定的节水指导意见已发布,这促使受水区构建了包括省市县三级的用水总量与强度双重控制指标体系。
社会节水全面建设
受水区持续致力于节水型社会的构建。水效领跑者计划在节水方面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同时,为增强公众节水意识,已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措施。
此外,在推广节水设施与技术方面,我国正取得进展。诸如,对部分水资源消耗量大的企业实施节水技术革新;同时,社区层面的节水宣传活动促使居民家庭节水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非常规水利用扩大
受水区域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据统计,去年该区域省市利用非常规水资源量达到了91.4亿立方米,这一数量相当可观。该数值几乎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年调水量相当。与以往相比,其利用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其应用范围持续拓宽,涵盖了工业冷却用水和市政杂项等多个方面,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相应地降低了淡水资源的消耗需求。
节水机制市场化改革
水利部在受水区大力推动节水市场化改革进程。新推出的“节水贷”产品具有重大意义。此产品旨在为从事节水业务的企业或项目提供资金援助。
政府针对节水产业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些措施增强了企业节水参与的主动性,进而促进了节水行业的整体进步。
公民节水意识引导
发布《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因此,民众已了解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进行节水,并从诸如及时关闭水龙头等具体行为着手,积极履行节水义务。
沿南水北调工程区域,已设立多个节水科普场所。这些场所通过生动手段普及水知识,强调节水之必要,旨在培育积极的节水文化。
《节约用水条例》自今年5月起正式生效。水利部将严格执行该条例,旨在最大化南水北调工程的综合效益,并深化节水优先原则的执行。关于各省市如何具体行动以促进节水,尚待观察。欢迎各位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