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到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当日,重庆市城口县举行了纪念活动,以庆祝这一历史成就,同时,活动还与任河流域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同步进行。来自各地的代表因水资源问题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一盛会。

联席会议召开背景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备受全球关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已历时十年。其中,中线工程在众多地区的水源供应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任河,作为长江二级支流和汉江上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城口县东安镇的七星洞,沿途流经多个地区,最终汇入汉江,再流入丹江口水库。任河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关键水源地之一。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便与这一水源的背景紧密相关,任河的现状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南水北调十周年:20亿立方米清水北上,任河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协议签订  第1张

城口县与会议举办地同处一地,该地水资源充沛。县内溪流和河流众多,共计779条,年径流量高达30亿立方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符合国家Ⅱ类标准。城口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水源保护区,其水环境对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极为关键。

多方会聚签订联防联控协议

会议召开之际,来自任河流域的四川万源、陕西紫阳及重庆城口县的代表齐聚一堂。他们正式签订了《任河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协议》。该协议的达成,将对区域合作与协调产生重大而长远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致力于确保水源安全北移,协议促进了治水经验的分享,联合开展治理策略研究,并构建了治水合作机制。各地政府坚定承担起保护水资源的政治使命,保障清洁水源持续流向北方。这种合作彰显了各地区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深切关注和紧密协作。

城口县任河的供水贡献

城口县在保障任河水源供应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数据显示,该县每年向丹江口水库提供的水量达到2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占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入库水量的5.4%。这一比例反映出,北京等用水区域的民众所用的南水北调水中,每20杯中大约有1杯源自城口。由此可见,城口县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供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南水北调十周年:20亿立方米清水北上,任河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协议签订  第2张

该成果与城口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密切相关。城口地区的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供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工程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城口治水成果显著

城口县在过去十年中,主动履行上游地区的职责。在锰污染治理上,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成果显著,任河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Ⅰ至Ⅱ类标准。这一成果的获得,主要得益于城口县对国家“十六字”治水原则的严格执行,特别是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强化措施。

城口县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显著进展。该县在“重庆(城口)水塔”项目中付出了巨大努力。此外,县内积极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新建设及改造了532处供水设施,并铺设了超过6100公里的供水管道。同时,县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规定标准。

南水北调十周年:20亿立方米清水北上,任河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协议签订  第3张

城口的水土保持和环境建设

城口县在生态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县已成功造林158万亩,并对89.7公里长的河道进行了全面整治。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河道自然岸线保有率至81.4%,同时水土保持率也有所提升,增幅达到4.5%。

城口县持续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该县已推进“百里任河画廊”规划的实施,并成功打造了任河水文化主题公园。此外,任河(县城段)的滨水景观带建设已顺利竣工。同时,水系连通工程及水美乡村国家级试点项目已落地执行,并划定了4个生态养殖与水旅融合的示范区域。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城口县未来努力方向

南水北调十周年:20亿立方米清水北上,任河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协议签订  第4张

城口县已经针对未来发展制定了详尽的规划。该县旨在与周边市县加强协作。在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将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对任河流域的巡查和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大;同时,还将致力于构建并优化长效的管理机制。

该措施旨在促进任河流域生态走廊的构建,有助于维持任河水质的稳定性,保证清澈水流持续流向北方,进而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供应目标。

城口县的水利整治效果能否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其它区域提供借鉴?我们热切期望在评论区看到您的观点。同时,您的点赞以及文章的分享同样受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