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近期传来好消息,该校的“湖北省新一代移动通信(6G/B6G)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得官方认可。这一成就彰显了华中科技大学在通信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对6G技术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6G工程中心背景

江涛教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该工程中心的核心领导。2024年,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对包括该6G工程中心在内的48家工程研究中心予以批准。该中心致力于前沿6G通信技术的创新研究。江涛教授在网络安全领域成就显著,自2008年归国以来,他在华中科技大学执教并创建了实验室。此外,他还投身于5G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

自2008年江涛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归国授课以来,团队已走过超过十年的成长道路。在这期间,他们在通信技术领域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些成就为6G工程中心的建设打下了牢固的技术基础。

6G时代来临!华中科技大学江涛教授领衔,万物智联新纪元开启  第1张

团队前期成果

该团队持续负责多项国家级重要项目的领导和实施。以2017年为例,他们成功创建了“湖北省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实验室”。至2019年,他们研发了高性能射频及基带处理单元。这些创新成果促进了我国4G基站在全球的推广,对5G新空口预商用基站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助力实现了全球首个“端到端5G新空口系统互通”,为5G新空口的大规模商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1年,我国正式成立了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机构。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6G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研究中心在多个技术方向上取得了卓越成果,尤其是在大维度智能共生的无线通信系统领域,实现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共建成员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在湖北省设立了工程研究机构,专注于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涵盖6G和B6G等领域。该研究中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以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联合建造。通过多方合作,该中心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资源集中,共同推动6G技术的发展。

各方应充分利用各自特长,在技术及应用等多个层面加强协作。此类合作有助于形成一个涵盖基础研究至应用推广的全面产业架构,进而全面促进移动通信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增强。

研究技术成果

近期,6G工程中心在核心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上投入了显著资源。中心对有限信道编码、非对称信号调制等理论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功推出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尤其是,该中心提出的非对称载波调制架构,已成为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的两项重要对比技术之一。

6G时代来临!华中科技大学江涛教授领衔,万物智联新纪元开启  第2张

该单位在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众多国家级奖项。这些荣誉包括了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等,涉及多个领域。这些荣誉的获得充分展示了该单位在国内外通信技术研究的卓越实力。

6G带来的愿景

江涛教授指出,6G技术将引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例如,下载大量电影仅需短短一分钟,手机将能实现与卫星的智能连接。这一技术将逐步促进空中、天空、地面三位一体的高科技未来生活模式的建立。预计6G技术的高速与低延迟特性将深刻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对各行业的生产方式产生显著影响。

企业有望借助6G技术增强远程操控能力及提升云端数据传输速度。在家庭使用场景中,用户将体验到超高清视频通话及虚拟现实等高端服务。这些技术革新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未来发展规划

江涛强调,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的认证将为团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团队计划与成员共同努力,专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尖端技术研究。此目标旨在为6G的商业化普及奠定坚实基础,并加速6G标准的制定进程。

该团队将致力于培育移动通信领域的新一代科研骨干,承担核心职责,推动6G技术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他们努力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产品与应用的转化,保障公众能够迅速感受到6G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效率。对此,您对6G技术带来的科技创新有何期望?敬请读者点赞、转发本文,并在评论区积极交流。